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八)

“退得好快!”

遠隔近十裏,星羅結城也僅是近於地平線處的一塊手掌大小的暗影,而圍在城外的軍隊則更為模糊難辨。只不過星羅結城外由千軍萬馬組成的陣列雖然讓人費盡眼力,但他們逐漸從城下撤離的趨勢,卻是能讓立馬山道上的韓岡、智緣還有瞎藥等人瞧得分明。

“看來預定的計劃行不通了。”看了一陣,韓岡回頭對瞎藥說道。

瞎藥陰沉著臉點頭稱是。他本想將功贖罪,誰想到禹臧花麻的主力竟然不在渭源堡,而在星羅結城下。

由於與前方阻隔的關系,韓岡和瞎藥對禹臧花麻自渭源堡下的撤退不甚了了。不論是韓岡前日從王惟新口中聽說的,還是從瞎藥自己派出去的哨探那裏,都僅僅是得知禹臧花麻自東出大來谷後便分了兵,一部圍攻渭源堡,另一部分兵力在攻打星羅結城這樣模糊的情報。

從情理上判斷,渭源堡的重要性遠遠在星羅結城之上,禹臧花麻不可能去動用主力攻打一座破敗的城池,而放過渭源堡這塊肥肉。

不過現下幾人遠眺著星羅結城下的軍勢,只要稍通軍事,就知道攻城一方的兵馬數量究竟是個什麽樣的級別。少說也要超過五千人的數目,不論是誰來看,都是禹臧家的主力無疑。

而與禹臧家的實力相比,瞎藥手上的兵力就很可憐了,他帶出來的族中戰士還不到一千。如果是在對方攻城的過程中突襲,或許能夠像當初對付董裕時那樣打出一場震動朝堂的大勝來。可是在禹臧花麻已經撤退的情況下,再想追上去偷襲卻只會惹人發笑。

無論是托碩大捷,還是古渭大捷,取勝的招數都是趁敵不意的突襲。今次韓岡和瞎藥本想著估計重施,先行殲滅圍攻星羅結城的敵軍,而後返身把禹臧花麻的主力聚殲在渭源堡城下。韓岡也不是能未蔔先知的算命先生,哪裏能料到禹臧花麻的主力丟下了渭源堡,而竟然是在攻打星羅結城。

從韓岡所立足的山道這個角度看過去,他分不清禹臧花麻的軍隊究竟是破城劫掠後的勝利回師,還是攻城不利下的無奈撤離。兩種不同的情況,對他下一步的行動有著最直接的影響。

瞎藥也是有些惶惑,問韓岡道:“機宜,現在該怎麽做?”

沒有足夠的情報支持,任何戰略運籌都只是空談而已。韓岡本質上是個謹慎的性子,外在表現出來的鋒銳,也只是因為他提前把可能後果都盤算清楚,使得他行動起來毫無猶豫的緣故。

在沒有了解到更多的信息前,韓岡不會冒著誤陷敵陣的風險,“先派人跟上去打探一番再說。我們也往前走,不過要注意地方路邊可能會有的伏兵。”

“諾!”瞎藥點頭應諾,隨即把韓岡命令傳了下去。

十幾騎幹練的哨探,奔出了隊伍,向東急速而去。很快,山谷兩側的山壁上,也重新回響起千軍萬馬前行時隆隆如潮湧的踏步聲。

“機宜……”身隨中軍前行,一直沉默著的智緣叫了韓岡一聲,欲言又止。

韓岡知道智緣想問什麽,智緣的問題他和瞎藥前面都沒有提上半句,因為這已是明擺著的事情,不需要浪費口水。他聲音低了下來:“如果禹臧花麻不是蠢材的話,他應該已經發現了我們。”

……

禹臧花麻不是蠢才,相反的,他能成為禹臧家近幾十年來最年輕的一位族長,能從十幾名競爭者中脫穎而出,並不僅僅是因為他是前任族長的兒子,更是因為他的眼光和才能壓倒了所有的對手。

在通向星羅結城的十幾條大道小道上,禹臧花麻都遠遠地布下了足夠多的哨探,放出了數十上百的遊騎。有著星羅結部的漏網之魚為他們指點地理,每一條讓他們可能被偷襲的通道,都被牢牢地封鎖和監視上。

靠著提前布置下的情報網,禹臧花麻在第一時間,便發現了從小道直奔而來的韓岡和瞎藥所率領的隊伍。千名蕃騎就算是古渭城中也點不住這個數目,離的最近的部族,也只有與兄長分了家的青唐部的瞎藥。

當從趕回來的哨探口中聽說這樁緊急軍情後,禹臧花麻只罵了野利征兩句“廢物”,就立刻放棄了近在眼前的勝利。因為他最清楚他所率領的士兵究竟是什麽樣的德性。一旦他攻破了城池,為了掃清城中的殘部、同時再把沖進城去開始搶劫的部眾給收回來,少說也要半天以上的時間。這段空隙,足以讓他萬劫不復。

抄小道趕來星羅結城的援軍到底有這麽什麽樣的意圖,這一點並不難猜測。不是沒有人向禹臧花麻提議將計就計,設伏將這一支援軍給殲滅。但這個提議被他否決了,臨時設伏做不到完美的隱藏,如果設伏失敗,他就會落入兩面甚至三面的包圍之中——不論是渭源堡還是星羅結城,城中守軍實力並沒有消減多少,再加上生力軍的瞎藥,幾方一起合作,足以把與禹臧花麻今次帶來的數千大軍盡數殲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