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沒法子……

皇城午門內,東南側。

大乾內閣所在。

作為執掌天下大權的內閣,自有一套消息體系。

當南廂鎖子胡同的“慘案”傳至上書房時,沒過一炷香的功夫,內閣便也得到了消息。

登時引發軒然大波!

寧則臣、趙青山、林清河、吳琦川以及新晉的三位內閣大臣宋廣先、婁成文、張雲谷在得聞消息後,無不勃然大怒!

巡城禦史雖只為七品小官,卻隸屬都察院,必是正經清白的科甲出身。

非二甲進士不得為之,清貴非常。

這等官員,內閣都無法置之於死地。

當初新舊兩黨打的正熾熱時,寧則臣等新黨魁首的褲子都快被那些隸屬舊黨一派的禦史給扒光了。

最可恨的是,科道言官可以風聞言事,根本沒影兒的事,也讓他們造謠的漫天飛。

一時間寧則臣等人的形象,縱然是誤國誤民的李林甫楊國忠再生,都比之不過。

氣的一眾新黨大員恨不得扒其皮嚼其骨,可那又能如何?

到頭來他們執掌大權,一手遮天後,別說殺人了,連抓人入罪都不能。

誰敢以言入罪?最多流放出京,尋個地兒讓他們依舊好端端的當外官去。

僅此而已。

刑不上大夫,這算是一種潛規則。

然而賈琮就敢當著那麽多百姓的面,在沒旨意的情況下,讓錦衣親軍將一巡城禦史押著遊街,還直接下了詔獄。

這是要翻天啊!!

他以為,如今天下是何人的天下?

武夫的天下麽?

錯!

當今天下,是士大夫的天下!

憑借一次小戰役,靠著祖宗余蔭封了一個二等伯,就敢如此跋扈。

此人,當為天下賊也!

在內閣這樣輕易都不會下結論做決定的地方,七個人中至少有四人,用唇槍舌劍將賈琮誅殺了千百回。

不過,這等大事最終還是要寧則臣來拍板……

兩鬢霜白了許多的寧則臣,在經歷過喪子之痛後,愈發清瘦也愈發內斂,城府極深,不動如山。

眾人都明白,論對賈琮之恨意厭惡,無人能比得上這位……

想來這一回,這位內閣元輔,必將施雷霆手段,將那無知小兒打入十八層地獄。

當滿朝大臣皆言可殺時,當朝野民聲都言當殺時,他們就不信,誰還能護得住一個猖獗小兒!

宮裏那位都不行……

然而,出乎他們意料的是,原本面色震怒的寧則臣,這會兒卻好似根本沒聽到他們在說什麽一樣,開口所出之言,竟毫無關聯:“台甫、廣成、子孝,姑蘇那邊,新法依舊推不動麽?一連換了三任知府,竟始終拿不下一大府來,究竟要等到何時才能行?還有華亭、青浦、姚城幾縣,到底何時能行?這幾地江南最富之州府,始終難行新法。其他各地本已推行下去的新法,轉眼間又動搖觀望起來……詩雲:行百裏者半九十。絕不可掉以輕心,以為大勢已成。如果此時松懈,新法之勢,必將前功盡棄矣!”

台甫、廣成、子孝為新晉內閣大臣三人的表字,聽聞寧則臣之言,三人登時不再去思量如何殺賈琮了,紛紛面起難色。

他們新入內閣,又都曾做過南省總督,所以寧則臣便將剩余幾地的新法推行交到他們手上,算是分潤點余功給他們。

不然日後計算起大功時,他們面上太過難看。

只是,這三人寧願不要這份“好心”……

宋廣先為難道:“元輔,此數地,乃江南半數文華聚集所在,文人遍地大儒層出。都是名滿天下譽滿天下,門生舊交亦滿天下的天下名士。幾任知府、知州上任,都要以弟子甚至是徒孫之禮拜門。這……”

寧則臣聲音清冷道:“他們不止是名士大儒,其族,亦是當地巨室,擁地千傾的豪右之族吧?”

宋廣先聞言一滯,卻難再開口。

新法推行,丈量田畝,均輸法、青苗法,以新革舊,革的是何人?

便是這些當地巨室,豪右之命!

且不提丈量田畝,是掘根之行,就說那青苗法,就讓那些名滿天下的大儒名士們吃不消。

這些名士們錦衣玉食,夜夜笙歌,醉生夢死,卻又都不事生產。

除卻田地裏刨那點食外,最大的進項,就來自放印子錢,也就是高利貸。

後世除卻喪心病狂的網貸外,正常貸款年息甚至不足一成,譬如百姓從銀行中借款一萬,年終還款利息不超過一千。

然而在這個時代,年息不翻上一番的民間借貸,簡直都算得上是菩薩心腸。

翻一番,利上滾利,翻兩三番都是常有的事。

百姓因此而背上子孫債,一輩子還不清就讓兒孫來還,最終還成巨室家的奴仆佃戶,家財與人俱歸大族。

正是靠著這種手段,那些名士們才能每日逍遙度日,觀風賞月,寫下名傳四方的道德文章,詩詞歌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