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六章 東方與西方不同的戰鬥方式(第2/2頁)

外面雨聲嘩嘩作響。

摻雜白發的軍團長盯著上面標注出的各個戰略符號,嘆了一口氣:“……這不過是地圖上的推演,我們……對東方軍團了解的還是太少。”

“他們也對我們了解的不多。”

蓋尤烏斯望著屋檐下掛起的雨簾,皺著眉頭,聲音低沉:“……我總覺得,他們了解羅馬。”

同樣的天空,雨絲落在帳篷上,伴隨人的話語聲滑落到地面,滲入土壤裏,隨後被巡邏而過的腳掌踩出深深的腳印,最為中間的帳篷內,曾經入侵漢境的那支羅馬軍團的輔兵軍官馬爾庫烏斯今年已是三十五歲,嘴巴一圈都是毛茸茸的胡子,深陷的眼眶,高挺的鼻頭與帳中的東方面孔顯得格格不入,唯一相同的,是他一口流利的漢話。

“羅馬軍團每頂帳篷有八人,這八人為共帳小隊,十個帳隊為百人隊,由百夫長指揮,百夫長一般會和掌旗手在最前方,盔甲很容易辨別出來。而步兵大隊由六個百人隊組成,第一到第五隊都是雙倍兵力,由第一隊的百夫長統一指揮。”

“拋去蠻族騎兵,軍團常配的偵騎只有一百二十人左右,是永久性屬於這支軍團的,不受其他軍團指揮。”

公孫止披著大氅,閉著眼輕輕敲打桌面,隨著那邊的話語停下,他輕聲問道:“那蠻騎呢,還有弓手呢?”

“……這些蠻族都是受雇而來,每支軍團雇傭的人數都不一樣,他們精通騎術,對射箭也同樣擅長。”

帳中左右兩側的眾將俱都大笑起來,首先是匈奴的阿渾牙拍響大腿:“他們能與我們在馬背上長大,小孩子就能玩弄弓箭的草原勇士相比?”對於馬爾庫烏斯的話,不僅僅是匈奴人感到不爽,鮮卑、烏桓的單於,泄歸泥和樓班也用著同樣的目光看向那邊曾經的大秦人。

“好了,就別為難他了。”

公孫止擡了擡手,頗為不爽的三人這才收住聲音,他睜開眼看向馬爾庫烏斯,笑道:“隔了這麽多年,離家鄉近了,心裏有什麽想法?”

“用漢朝的話說,有些近鄉情怯。”

“哈哈,這些年你漢學學的不錯。”公孫止讓人給他斟上酒水:“那你想家嗎?”

十多道目光看向了那邊的大秦人。

馬爾庫烏斯頗為嫻熟的雙手端起殤器兩支小耳:“謝都督賜酒。”他一口飲盡,擦了擦胡須上的酒漬,說道:“其實並不是太想,在羅馬像我這樣的下層士兵,需要在戰場三十年才能得到公民的身份,三十年……或許早就死了。”

從俘虜到專職在漢境北地修建各種民用、軍用工事,他從士兵中被提拔上來管理三千人的輔兵隊伍,這些年裏,也與烏桓一名女性結為了夫妻,還生了幾個孩子,大的都五歲多了,出征前,女人眼淚巴巴的站在房門口望著他的畫面,此時回想起來,東方的漢朝,那裏才是他的家。

……而羅馬,好像沒什麽值得回憶、留戀的。

軍帳中的會議持續到下午,這場雨水還沒有稍減的意思,不久之後,有人進來在公孫止耳邊輕聲低語幾句,眾將目光望過來時,他招出泄歸泥和樓班二人:“泰西封西面城門有兵馬聚集的動靜,可能有人要突圍。”

“狼王放心,絕不讓一人一馬走出半裏。”

公孫止擺了擺手,身子前傾,嘴角勾起微笑:“不,放一部分離開。”隨後看去另一側席位間,孫策和周瑜對視一眼,齊齊起身,拱手:“都督放心,已經準備妥當,隨時出發。”

二人領了軍令,回到營中召集江東騎兵,以及配給的一支五千人的步卒,從中軍營地脫離出來,混入了原野上遊戈的騎兵群裏。

泛起水霧的原野,蓋爾烏斯重新站上城墻,在他視野下方,西面城門聚集的數百騎兵正緊張的做著準備,不久,城門打開,這批人咬牙呼喊了一聲,朝外面沖了出去,而原野上鮮卑、烏桓、匈奴、貴霜、大宛的遊騎就像聞到血腥的野獸,蜂擁而至,不同的小隊與這支沖出城池的羅馬騎兵不時爆發出小範圍的戰鬥,一面追殺,另一邊奔逃,偶爾會挽弓回射。不斷的圍追堵截中,最終還有數名騎兵僥幸甩開了追襲,向西、向南,或西北方向過去。

而這持續的追殺之中,一支規模並不算太大的漢朝軍隊,悄然無息的溜過了泰西封視野,繞去了後面。

——瞞天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