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天下靡靡事(第2/3頁)

“難得從奉孝口中這般稱贊,想來那周瑜也是人傑。”曹操摸著大胡須上的酒漬,笑了起來:“孫策承其父勇烈,做事莽撞,那周瑜也不可能事事在身邊看顧,奉孝若是要想除他,不過時日問題罷了,不過眼下,奉孝還未說來尋我有何事。”

“嘉過來,自然是為主公分憂而來。”郭嘉也笑了起來,舉起酒水先是敬了過去,隨後放下:“主公回來這幾日裏,眉間愁雲慘淡,在朝中也大發雷霆,其實心裏無非擔憂北地那頭狼。”

曹操沉下臉色,點了點頭:“奉孝有何計教我?”

“主公若是想打,何需請教嘉。”那邊青年話語頓了頓,看到上方曹操微微皺了皺眉,臉上泛起微笑:“主公與公孫都督相識患難之中,數年南來北往相互幫襯,雖說是為袁紹而聯合,但兵戎相見的一天,終歸心裏不舒服,可主公也要明白,南轅北轍的道理,兩家一南一北,遲早都會打起來。”

“奉孝說的,我焉能不知?”

“所以……還是要動手的。”

曹操沉默的看著他,也明白對方此時過來是讓他下這個決心,捏著爵的手指不知不覺間捏緊起來,點了點頭:“我知曉了,先拿下青州、冀州再說此事,不過嚴防公孫止利用騎兵騷擾偷襲,一旦為敵,此人不擇手段的事都會幹出來。”

“嘉這次過來,就是向主公舉薦一人。他來許都已有數年,未出一謀,一計,現在該是他出力的時候了。”

“奉孝說的是賈文和?”酒水放下,蕩起漣漪時,曹操沉吟片刻:“奉孝要主持江東之事,文若擅長運籌帷幄,公達善軍事,陰謀詭計者看來也只有此人能用,也罷,你過去攬他做事吧,不過要盯好此人。”

“那嘉就先告辭。”

不多時,青年告退離開書房,曹操放下酒爵望著透過窗欞照在地上的斑駁有些出神,自興義兵討董以來,身邊往日舊友一個個不在了,張邈背叛,被他殺了,袁術被逼的兵敗自刎,袁紹跟著也步了後塵,如今還活著的只剩下一個許攸,以及遠在北地的忘年交,現在也到了兵戎相見的地步。

“站到這般地步……真是孤家寡人啊……啊——”

他陡然大吼一聲,將酒爵抓起,酒水蕩開傾灑的瞬間,呯的砸在地上。就在這時,閉合的門扇吱嘎一聲推開,一雙小腳邁了進來走過還在地上旋轉的爵,小小身板飛快的朝那邊濃須怒容的曹操跑過去,拉著揮舞的寬袖,仰起小臉眨著圓圓的大眼,“爹爹,你在生氣嗎?”

“是啊,爹爹生氣。”曹操撫過孩子的頭頂。

那小人兒抓著曹操的胡須卷在手指上,坐著怪臉想要逗父親笑,語氣卻是頗有些老成:“娘親說,如果心裏不高興,就要哭出來,我就是這樣的,哭完,心裏就舒服了。”

“哈哈……沖兒倒是體貼人。”

曹操將小人兒抱在懷裏,放到腿上坐著,“可惜爹爹不能哭,以後沖兒也不能隨便哭,要像叔叔伯伯們那樣,要很勇敢,面對再兇惡的敵人都不要怕。”

“嗯!”曹沖啄著小腦袋很嚴肅認真的同意父親說的話。

外面,天光漸漸沉下來,城池升起斑斑點點的燈火,駛過街道的馬車去往城中偏僻的角落,在一座小院門口停下,下了車攆的身影通名後,走了進去。

燈火搖曳,坐在幾案後方的中年文士翻看著典籍,目光看也不看坐在對面的青年,房中安靜,只有竹簡翻動的輕微聲響,過得許久,文士起身將看完的竹簡收攏放回架子上時,這次有了聲音傳來。

“算計公孫止?不去不去!你們與他有舊,說不定還念舊情,詡若是做這事,說不定哪天就在床榻上就丟了性命……奉孝還是另請人吧。”

他招來仆人,揮手:“送客。”

“……若是白狼不死,哪裏都不安全,他很記仇的。”

明明滅滅的火光中,走遠的身影停下,望著外面夜色,沉默下來。

……

一夜過去,新日升起,遠去北方千裏,蜿蜒的官道上,偶爾能見商隊載著貨物來去,居庸關外,四名衣著樸素、或打有補丁的女子持著刀,穿過前面一支支等待檢查貨物的馬車,望著前方巍峨高聳的關隘城墻,瞪大了眼睛。

“禦長……這就是居庸關啊,以前在宮裏就聽說那公孫都督在軍都山花了兩三年修建一座關隘,想不到親眼見到,竟這般雄偉。”

“……是啊,聽說雁門郡那邊還有一座……禦長,你說他當時要錢沒錢,要人沒人,他是怎麽修出來的?”

一名著修身衣裙的女子持刀負在身後,此時也在擡著頭望著綿延十余裏的巨大關隘,臉上露出的是淡淡的紅暈,她偏了偏頭,腦後束起來的長發搖擺,嘴角勾勒出弧度:“那是我看上的男人,又怎會如此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