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秋暮息兵甲,伊人憑欄望(第2/3頁)

思緒飄著,前方馬蹄聲攢動,呈四列的馬隊緩緩分出一條道路,李儒等人擡起頭來的時候,視野之中,一匹黑色大馬踏著雄壯的步伐越眾而出,一襲紅色披風招展,馬背上,公孫止一勒韁繩。

唏律律!

馬鳴長嘶——

邁動的鐵蹄在眾人面前停下,公孫止望著大半年不見的李儒,臉上也有了笑容,一掀披風,下馬大步過去,朝對方拱起手:“文優在後方殫精竭慮,讓三軍在外毫無後顧之憂,我該謝你!受公孫止一拜——”

“使不得,使不得!”李儒連忙將躬身下的身影扶住,“儒在主公麾下做事,分憂解難該是本份,主公要感謝,不妨改日請儒過府吃一杯酒就是了。”

他在上谷郡殫精竭慮這些年,並不曾抱怨過,反而比當初在嶽丈麾下時,要好過許多,這裏沒有太多約束他的人和規矩,只是有時想起曾經並肩一起共事的獨臂青年,會有微微的回憶。

“好,這可你文優說的,本要給你升官,既然一杯酒水就打發了,那再好不過……哈哈!”

李儒微微怔了怔。

對面,公孫止翻身上馬,聲音豪邁:“文優也上馬,與我並肩一同回去。”

周圍其余將領,或多或少露出羨慕的神色,古往今來能與主公一起並肩而行,便是對於這人最大的信任和肯定,已經是超出心腹的範圍了。

“主公,請!”李儒雖是文士,也頗有任俠之風,騎上馬背後,策馬與公孫止並肩朝城門過去,只是行走間,還是稍稍落後半個馬頭,畢竟君臣還是有別的。

一路前行中,後方隊伍也重新起程,不緊不慢跟在倆人後面保持一定距離,此時兩人也正好說起一些事情。

“此次遼東大勝,俘虜回來的鮮卑、烏桓人,數量龐大,遠遠超出當日黑山百姓遷入上谷郡的規模,原先書生規劃的田野已經安排完了,如今要重新安置這批人,短時間內,恐怕太過困難,不如將其中一批賞賜給有功將士,再挑選出一批用來做工搭建屋棚,節省我們自己的勞力。”

馬隊前行,走上官道,遠方的田野呈出金煌煌的顏色,微風吹來如同波浪蕩出一道道漣漪,農人帶著一家大小忙碌的收割,還不會做事的孩童,頑皮的坐在田埂上玩起泥巴,田中忙碌的身影偶爾直起腰身,讓風拂過滿是汗水的臉,露出愜意的清爽,這是一個收獲的季節。

公孫望著遠遠近近,蔓延開的一片片田間的忙碌,沉默了一陣,才接上李儒的話:“賞賜是必要的,當初我公孫止當馬賊的時候,就從未虧待過弟兄,該給的,一個都不能少,到時候你來安排,去找曹昂領功勞簿。”

“……此次俘虜雖然多,但還是要留給上谷郡填充人口,不能給匈奴和鮮卑鎖奴,幾年、十幾年,乃至這批人的後人,就是徹徹底底的漢人了,充實邊塞,漸少異族,這個方針不能變的。”

“回來的路上,我也有一個想法,這些往後編入漢籍,慢慢的也將草原上會漢話,親善漢人的鮮卑人統統拉進來,漸漸漸少草原部落的數量,只保持一定的人數。”

李儒望著前方城墻的輪廓,撫須沉吟片刻,仿佛想到了裏面的意思,笑了起來:“主公這是一邊養……一邊屠宰,榨壓鮮卑。”

“差不多這個意思。”公孫止沒有看他,目光望著前方:“北面的異族差不多完了,剩下的時間,抓緊吸納這批俘虜,補充狼騎的規模,今年差不多已不能打仗,明年,我們的目光該是要放在袁紹這塊肥肉上了。”

李儒點點頭:“那麽職務上也該有調整。”

“自然要調整。”戰馬往前走了幾步停下,公孫止偏頭看向文士,“……文優,你卸去郡丞,升任鎮北將軍府長史,田國讓為司馬,接任你的是遼東來的王烈,再之後召回草原的邴原,此人還是有為官的心思,打熬的時間也差不多了,至於管寧還是算了,他心性淡薄,當官只會害了他性命。”

話語頓了頓,公孫止微微側身,看向身後一直跟隨的持戟青年,“仲達,如今數年過去了,武藝可有長進?”

“懿隨時可接受主公考驗。”後方,騎一匹棕色馬匹的司馬懿面容整肅,促馬上前拱手朗聲應道。

公孫止對他點點頭,“好,明年,你可敢帶兵出征,做先鋒?”

“全憑主公吩咐!”

“那我就等你立功,想要討貞姬過門,可要有功績才行。”公孫止說完這句,目光掃過昂首挺胸的潘鳳,隨後又移開,朝眾人說道:“全軍歸營,馬卸鞍,人卸甲,放假三日,三日後論功行賞——”

溫和的風帶去聲音,在廣袤的天空中鋪展傳開,一列列的騎兵仰起頭顱肅穆而興奮,接著發出一道道吼聲,響徹原野,引得周圍田園間忙碌的農人擡起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