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前因後果(第2/2頁)

一面面盾牌轟然掀開,靜俯的一道道身影躬腰狂奔,從盾牌、槍林下砍殺過去,密集的刀光揮舞著撲進那密集停歇下來的戰馬群裏,斷裂的馬腿撕裂下來,馬背上的騎兵笨拙的揮槍時,被射來的弩矢釘翻下來。

整個戰事,在這一刻,陡然翻轉過來。

嚴綱指揮後面的騎兵補上去,然而失去沖鋒的空間,白馬義從真正的戰鬥力已經在這個時候沒有任何意義了。

騎兵、步兵糾纏殺到了一起,刀鋒從戰馬下面蔓延過來,嚴綱眼裏布滿血絲,下意識的挺槍殺了過去,然而,迎面碰上對方的將領,一個照面被捅翻下馬。

趙雲在側面抵擋了一陣,見嚴綱戰死,立即讓人吹響全線撤退的號角,他不知道是,蜂湧後撤的白馬義從被追逐的席卷回去,引起了更大的混亂。

剛剛抵達界橋的公孫瓚,同樣面臨守株待兔的袁紹全面反撲,逃回的白馬義從就像一杯冷水倒進滾油裏,陡然炸開鍋了。

一向無敵的騎兵戰敗,對於整支驕傲的軍隊來說,從巔峰的士氣陡然回落,縱然中軍仍有三萬多人,隨著顏良、文醜、張郃、高覽、韓猛幾支兵馬越來越多的合圍殺過來,遭遇敗績引起些許混亂的軍隊來講是致命的。

也正如之前袁紹謀士提出的一盛、二衰、三而竭。公孫瓚目前就在衰字上,幾次整隊迎擊,均被反擊回去,好幾次,那支士氣達到巔峰的先登之卒幾乎殺到主營門口,整支軍隊都開始混亂士氣已至衰竭崩潰,不得不開始一路後撤,一面鏖戰一面轉進,後方幽州也傳來薊城被奪的消息,更令原本的幽州士卒人心仿徨,思鄉心切。

此時,能沒有全面崩潰已是公孫瓚多年帶兵所致。

易京。

“夫君……今日局面,為何不向你遠在上谷郡的大兒子救援,他手中騎兵都是精銳啊,殺過來應是容易的!”劉氏面容憔悴,看著房中不斷走動的身影,哀求道:“續兒也是你骨血,如今兵兇戰危,你忍心他陷在此地……”

“你既也知他是我骨血,就該明白,早晚有一天也要為公孫家舍這條命的!”公孫瓚停下腳步,咬緊牙關:“我狼兒,遠在上谷郡,手中雖有強兵,可終究兵少,若是來冀州,必遭袁紹中途埋伏,我公孫瓚犯過一次糊塗就不能再犯第二次,公孫家就不能盡折在這裏。”

話頓了頓:“我手中尚有兩萬人,要敗亡哪有那麽容易。你一介婦孺,不要多問此間事,若不是看在續兒面上,早打死你!”

“好……”劉氏緩緩後退,緊抿雙唇看著對面的丈夫,淚水掉下來,轉身走出房門,望了望天光:“你既然那麽心疼……幹脆一起下去……咱們一家人陰間團聚,豈不更好……”

“豈不更好……”

“呵呵……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