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8章 這場曠日持久的治安戰終究還是結束了(第2/2頁)

魏軍到處砍伐樹木,開辟荒地,建設村莊,修築道路,將魏帝國直接控制區不斷的擴大擴大再擴大,逐漸在雲州站穩腳跟。

反叛勢力的生存空間被不斷的壓縮,不斷的失敗,但那是他們的反攻也日益猖獗。

上百次的主動進攻,或正大光明的進攻,或者是偷偷摸摸的突襲、夜襲,攻擊焚燒屯田村莊、糧倉和武庫,殺死殺傷當地居民,相當有效的打擊了魏帝國的基層組織。

上百次的主動進攻,是他們這種組織模式下難以想象的,可以說他們在魏帝國基層嚴密的組織形態下被逼著進化,發展成了一種較為嚴密的組織形態,一改原先的松散的部落聯盟。

因為這樣的威脅,魏帝國設置在雲州的屯田村莊全民皆兵,全部配備軍事裝備,平時耕種,稍微有點空閑時間就在教官的領導下練習陣法和搏殺之術。

當遇到叛軍突襲而魏軍不能及時趕來的時候,民兵也會自發武裝保護自己,他們的村莊修的很有軍事風格,他們依靠村莊外圍的柵欄保護自己,和叛軍打攻防戰,爭取時間。

時間久了,就連村莊裏的女人都能使用長矛和盾牌,十歲的孩童都能使用弩箭和父母一起上陣保衛家園,真可謂是武德充沛。

村莊會有專人負責警戒,哨探分明哨和暗哨,全天候十二個時辰不間斷的放哨,一旦有人襲擊,村莊裏的男人會立刻武裝起來開戰,女人和孩子則會助戰。

雲州地方的漢人村莊基本上是臨戰狀態。

民間如此,官方更是如此。

當初田豐等官員上任的時候,都是頂盔摜甲,以一派軍事風格在軍隊的保護下上任的。

不這樣不行,由於那時候魏軍占領區的防禦還不是很到位,時而發生叛亂者潛入行刺的事情,或者單人行刺,或者三五成群,乃至於一二十人裝作順民混入魏軍占領區。

他們縱火,搶掠,刺殺帝國官員,到處制造混亂,使得不少官員因為沒有防備而被殺死,給魏帝國在當地的統治造成了很大的威脅。

於是那段時間無論文官還是武將,辦公的時候都是穿著相對輕便的甲胄並且佩刀行動,到什麽地方都不會脫下身上的皮甲,隨身還要帶著武裝侍從。

侍從攜帶頭盔,一旦有突發狀況,官員會立刻完成武裝就地反擊,為保全自身,官員平時閑暇都要舞刀弄槍鍛煉自己的身體,以確保自己遇到危險的時候可以防禦,甚至反擊。

官員和將官身邊都要帶上數量足夠的護衛以確保他們的安全,但是有些時候也會造成目標暴露的問題,直接給對方的刺客指明目標,很有些問題。

那幫黑山叛軍那個時候所做的事情相當恐怖,而且頗有些不要命的感覺。

有些人甚至就是死士,面對魏軍圍攻也不投降,戰鬥到死,一度給當地官員帶來很大的恐慌。

這是雲州剛建立起來不久之後地方的真實情況。

後來郭鵬下令閻柔投放相當數量的臨淄營密探深入雲州,組成強大的情報網絡,構建了強大的第二戰線力量,經年累月與對方的刺客殺手在看不見的戰線上戰鬥。

雙方對峙最激烈的時候,臨淄營平均每年能殺死二百多名對方派出來的刺客跟殺手,本身也要付出每年十到二十名密探陣亡的損失。

加上後來蜀道修到了南段,深入雲州南部的郡縣,猛火油罐和震天雷的補給開始穩定,魏軍在前線連連取勝,不斷壓縮叛軍的生存空間,這樣的情況才有所改觀。

叛軍的生存空間被魏軍不斷的焚燒、壓縮,漸漸遠離了雲州官府建設的生活區域。

他們被壓縮到了山野之中,和魏軍玩捉迷藏,打山地攻防戰,再也不能深入魏軍占領區搞恐怖襲擊了。

魏軍和民兵不一樣,不講武德,不和他們玩近距離接戰,只要有猛火油罐和震天雷就使用它們發起攻擊,遠程打擊,給叛軍造成巨大的威懾和殺傷。

可以說叛軍之所敗的那麽慘,數年之內就史無前例的被魏軍剿滅,大規模使用的猛火油罐和震天雷居功至偉。

郭鵬甚至想過,魏軍一路走一路燒,給大氣中排放了那麽多的二氧化碳,搞不好能稍微推遲一些小冰河到來的時間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