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6章 殺人不誅心,就等於什麽都沒做(第2/2頁)

但是一覺驚醒才發現現在明明是興元年間。

郭瑾的目標早已達成,現在,他正在無限度的把自己的兇殘往郭鵬的等級上靠攏,儼然一副郭鵬二世的模樣。

不是換了皇帝嗎?

怎麽和沒換皇帝一樣?

這不對啊!

但是他們的想法並不在郭瑾的考慮範圍之內,他只知道自己現在真的像一個真正的皇帝了。

不,這就是真正的皇帝!

他可以發起一場政治風暴,並且控制它,讓群臣感到恐懼!

這就是真正的皇帝的象征!

他從未感覺自己的權力如今時今日這般讓他感到無比的愉悅,盡管與此同時群臣百官正處於絕對的惶恐之中。

興元二年九月初,郭瑾殺紅了的眼睛稍稍恢復了正常,此時節他已經基本上從最開始的暴躁易怒恢復了理智。

主要是因為殺掉了不少官員讓他出了口惡氣,這口惡氣出來了,他也就恢復理智了。

現在具體的事情都是程昱在負責,他終於有功夫好好審視一下之前沒有顧得上處理的事情了。

比如棗祗的事情。

雖然最開始他是為了打擊棗祗才動用的程昱,但是沒想到程昱一動,就拔出蘿蔔帶出泥,把政治行動變成了純粹的廉政風暴,不分派系一網打盡,大展雄風。

回過神來,郭瑾看了看這段時間以來棗祗遞上來的五份陳情表,心中頗為得意。

但是這還不夠,為了奠定他說一不二的權威形象。

光殺人還不行,要誅心才夠,殺人不誅心,就等於什麽都沒做。

這不是單純的廉政風暴,更是要讓你們知道——我和父親一樣,不可冒犯!

那麽要怎麽做呢?

殺了?

郭瑾覺得覺得殺了未免有些太過,找來了程昱詢問。

政治鬥爭的勝利者要如何處理失敗者呢?

程昱看著郭瑾獲得勝利志得意滿的模樣,微不可察的嘆了口氣,然後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處理棗祗,殺戮並非上策,誅心才是上策,臣建議,用罪名罷黜棗祗,叫他數十年功勛付諸東流。”

郭瑾想了想,覺得這樣很好。

“仲德公之言大善,就這樣做!”

於是郭瑾下了一道聖旨給棗祗,斥責棗祗沒有做好民政部尚書,沒有做好一個首腦,沒有給部下以身作則的引導,以至於民政部出現那麽多貪官汙吏,謀取國家利益。

棗祗作為民政部尚書,長久以來居然不曾發現,不曾注意,也沒有預防這樣的情況發生,整的民政部上下是烏煙瘴氣黑幕橫行,他看了都覺得無法直視。

棗祗難道就沒有感覺到自己犯了很大的錯誤嗎?

現在如此多的貪官汙吏就在眼前,難道他還能覺得自己獨善其身是正確的做法嗎?

如此無作為的官員,如何能身居高位繼續制定國家政策?

本來面對如此局面,棗祗應當被嚴格懲處,以儆效尤,告知全體高級官員不要懈怠。

但是念在棗祗是元從官員,跟隨太上皇勤勤懇懇,有開國之功,所以不加額外懲處,罷黜民政部尚書職位,罷黜爵位,只保留太上皇賞賜的田畝,回家養老去吧!

你要辭職?

我偏不讓。

我要自己用正當的理由罷黜你!

你休想榮耀歸鄉!

你休想福澤後人!

榮耀退休官員所能擁有的一切待遇你休想得到!

冒犯皇帝得罪皇帝,從而被皇帝記恨,這顯然不是什麽好的結局。

棗祗什麽也沒有得到,反而作為元從官員,還被罷黜了。

曹仁那種榮耀歸鄉的元從大將的待遇棗祗是沒有的,棗祗連正常退休官員的待遇都沒有在,只剩下郭鵬賞賜給他的土地,沒有退休金。

從此以後,就真的要耕讀傳家了。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他的兒子還在做官,孫子還能繼續讀書。

但是這樣又有什麽意義呢?

棗祗在魏帝國官場上辛苦耕耘數十年的政治財產一朝喪盡,什麽也沒了,本來可以憑借他的功績與威望發展起來的棗氏家族,成了飛灰。

辛辛苦苦大半輩子,到頭來卻落得如此下場,這如何不是他貿然得罪皇帝的原因呢?

這個消息散布出去,整個朝堂都彌漫著愁雲慘淡的氛圍。

但是說實話,同情棗祗的人不是很多,惱恨棗祗的人也不是很少。

因為在相當一部分人看來,皇帝郭瑾之所以掀起廉政風暴大肆殺戮官員,就是因為棗祗欺人太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