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1章 郭皇帝又高又硬(第2/2頁)

面對經濟危機以及隨後而來的政治危機,郭瑾敏銳地察覺到了群臣對於皇權的威脅。

他們想要沖破枷鎖!

他當機立斷,祭出了程昱這把一旦出鞘必須飲血的殺人刀。

殺人去吧!

程昱召開會議之後,司隸校尉府的官員們帶著法卒們四散而出。

他們開始興風作浪了。

第一步,他們要求財政部、內閣審計司交出民政部自興元元年正月初一以來的全部用度賬目,聲稱收到匿名舉報,說民政部有人私下裏挪用公款以為私用,需要展開全面調查。

棗祗是民政部的頭頭,是此番政治風波的主要發起者,朝堂上反對派勢力的領頭羊,深為郭瑾所記恨。

皇帝最為忌諱的就是臣子組織政治勢力對皇帝發起政治攻勢,曾經這樣做的人都被郭鵬幹掉了。

但是現在郭鵬退位,離開洛陽遠遊,似乎又有人覺得他們的時代回來了。

他們迫不及待地想要掙紮一下,看看他們的時代是不是真的回來了。

要是真的回來了,他們可就要張牙舞爪了。

察覺到這一點的郭瑾記恨起了棗祗,他不識好歹的行為讓郭瑾決定把他廢掉,換一個聽話的人上台做民政部尚書。

郭鵬時代的老人們正在逐漸老去、退去,有些比較有自知之明的,就知道急流勇退,不給新皇帝添麻煩。

棗祗不一樣,棗祗偏要給新皇帝添麻煩。

這不行的。

郭瑾要讓所有覺得他下手比較軟的牛鬼蛇神們看一看他是不是又高又硬。

我要讓你們看看郭皇帝是不是又高又硬!

因此郭瑾的意思十分明確,程昱下手的目標也非常明確。

背負皇權的期待,程昱直接指示自己的手下對民政部下手。

法卒們橫沖直撞,闖入內閣問曹操要賬目,又闖入財政部問王粲要賬目。

曹操和王粲那都是一等一的老油條,從來都是皇權腳下的順臣,一看司隸校尉府的法卒們氣勢洶洶的上門了,頓時就意識到有人要倒黴了。

他們很驚訝,驚訝於程昱蟄伏一年多沒什麽動靜,忽然之間又竄出來了。

但是該怎麽做他們還是非常清楚的。

於是他們束手就擒,任由法卒們搶走財政部和內閣審計司的民政部全部賬目,然後目送法卒們揚長而去。

一片狼藉的內閣官署和財政部官署內,曹操和王粲一邊搖頭一邊感嘆,覺得郭鵬退位那麽久了,熟悉的感覺終於又回來了。

父子兩人一脈相乘,有何不同啊?

只是不知道這一次棗祗能否全身而退了。

他觸犯了皇帝的底線,促使郭瑾身為一個皇帝的自覺感爆發,瞬間擁有了郭鵬的覺悟和感受。

程昱一旦出手,民政部兇多吉少。

之前郭瑾才通過安撫關羽安撫了老臣之心,現在看起來,老臣的日子又要不好過了。

也不知道他們這些官兒還能做到什麽時候,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時候,怕是要來了。

程昱指示爪牙們把財政部和審計司的賬冊搶了回來,一邊指示爪牙們拿出雞蛋裏面挑骨頭的精神對這些賬目做根本性的檢查,一邊親自帶隊奔赴民政部,去取民政部的自留賬目。

郭鵬定下的規矩——出了問題,三方面賬冊一起拿出來,三方對峙,共同審核,找出問題所在,嚴懲犯罪者。

現在程昱就要去履行自己的職責了。

而當程昱即將上門的時候,民政部衙門那邊已經得知了財政部和內閣審計司的消息。

他們得知程昱再次出動,正在收集民政部的賬目,據傳是因為有人舉報了民政部的不法行為,頓時人心惶惶。

棗祗得知以後愣了半晌。

他不怕程昱,因為他知道自己幹幹凈凈,沒有要害可抓。

但是他同樣知道除了自己,沒幾個人不怕程昱的。

因為他們都不是那麽幹凈。

郭鵬殺怕了他們,讓他們一時間不敢胡作非為,郭瑾繼位之後,尤其是郭鵬離開洛陽之後,洛陽官場的風氣再次變得有些渾濁起來。

新皇帝忙著鞏固自己的權力和地位,根本沒有時間整頓吏治,興元元年末到興元元年初,光棗祗自己聽說的其他部門的黑料就有五六次。

十七八個官員被抓起來審查,但是依然沒有改變大局。

他何嘗不感到痛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