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5章 重農抑商的傳統政策你忘了?(第2/2頁)

不答應!

反對浪潮此起彼伏,郭瑾眼看著危機日益臨近,忍無可忍之下,召開大朝會。

郭瑾當庭怒斥棗祗,又接連罷黜三名領頭反對他政策的官員,以實權帝王的權威強勢威壓群臣。

群臣遭到迎頭痛擊,依然不肯妥協,似乎鉚足了勁兒要和郭瑾死磕,死也不讓步,無論如何都不讓郭瑾動用國庫救市。

要麽你把我們全體罷黜,選自己的人,要麽你就用自己的內庫去辦事,我們不攔著,你不是搞來很多白銀嗎?

郭瑾的內庫雖然有很多錢,但是也不能這樣一口氣揮霍大半啊。

他還要完成幣制改革,怎麽能這個時候動用內庫的儲備金呢。

雙方僵持不下。

最後內閣首輔曹操和刑部尚書郭議出來打圓場,做中間人,提了一個雙方都做出一些妥協的議案。

就是讓地方財政部連同地方官府一起協作,朝廷拿一個標準出來,符合標準的商鋪全部關閉,以此縮減商業規模以應對經濟危機。

至於商業貸款方面,朝廷也可以做出讓步,根據貸款數額和商戶的還款能力,允許商戶分期還款,不必一次性還清,以此降低商戶壓力,不至於把他們逼上絕路。

至於郭瑾要求的救市,朝廷方面也作出了一些讓步,可以從預算裏擠一部分出來,當然這個數目肯定是遠遠達不到郭瑾要求的。

剩下的,就看郭瑾能從內庫裏拿出多少了。

總體來說,朝廷面對皇權還是慫了的,郭鵬還活著,郭瑾也足夠強勢,就算威壓遠不如郭鵬,也不是群臣能夠正面對抗的。

不過郭瑾也沒有達成最開始的需求。

但是郭瑾並沒有郭議和曹操預想之中的生氣,因為他知道,經濟危機的影響還沒有顯露出來。

等經濟危機的影響顯露出來,尤其是在雍涼二州顯現出來的時候,群臣的態度一定就不是現在這樣的妥協了。

“不趁現在從國庫弄筆款子出來,等雍涼二州局勢動蕩的時候,群臣就不是現在的態度了,擡著棺材在我面前和我對著幹都有可能。”

郭瑾私下裏召見了郭議、曹操、陸議和盧毓四人。

他滿臉憂慮的對他們表達自己的憂慮。

“現在從國庫裏拿一筆錢出來,之後,我自己再湊一點,等需要的時候送到涼州去交給呂虔,搞不好能挽回大局,涼州局勢太兇險了,這筆錢要緊著涼州用,只要涼州穩得住,其他幾處就能穩住。”

四人互相看了看。

曹操站了出來。

“陛下,此番婁摩與安息的戰事,當真影響如此之大?”

“相當之大,整個西北都要震動起來,此番過後,直到安息國恢復太平,西北商業都要萎靡一陣,不復之前的繁榮了。”

郭瑾深吸一口氣,緩緩吐出,開口道:“如今群臣尚且不知道真正的影響,我只是稍微試探,反應就如此之大,到時候他們一旦知道西北局勢之動蕩,反應只會更大。”

四人低下頭,心中暗暗說道——您那是稍微試探嗎?那麽大一筆錢,嚇人呢!

腹誹之後,郭議上前一步。

“既如此,陛下還要早做準備,棗部堂年事已高,但非常執著,非常強硬,他認定的事情,不會改變,之後西北局勢若動蕩不安,棗部堂必然再次上表要求罷黜西北商業,到那時……”

郭議沒有說完,但具體是什麽意思,郭瑾已經心知肚明。

棗祗是反對派們的領頭人物,但是他和那些反對派們不同。

其他的反對者總有些自己的小心思,或者是經濟上,或者是政治上,總有些需求,所以才反對。

棗祗靠屯田發家,純粹就是厭惡商業和商人到了極點,認為商業會讓人墮落,所以才是賤業,商人也該是賤人。

他不為個人利益,只是純粹的政治行為,他從傳統道德層面抨擊商人,順帶著抨擊郭鵬的商業政策,只為政治理想。

他很幹凈,沒要害可抓,郭鵬掀起四次大型政治風暴都沒能奈何棗祗,棗祗在郭鵬在位後期屢次抨擊西北商業,郭鵬也拿他沒辦法,最多留中不發,不理睬他。

輪到郭瑾,棗祗的政治資歷成了他很大的麻煩。

這種資歷深厚,又臭又硬的老官僚是任何一個皇帝都感覺棘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