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8章 對錯之間(第2/2頁)

一罰到底。

之後郭鵬意識到民間賭博之風有死灰復燃的跡象,便下令全國範圍內開展大規模上山掃蕩私人賭場的行動。

還真別說,除了殺死一大批猛獸之外,還真就發現了幾百個私人賭場,又狠狠地殺了一批腦袋,充實了工地上的苦力。

延德九年年末的這一波大掃蕩之後,民間賭博之風為之一清。

但是這種事情就和掃蕩貪汙腐敗是一樣的,一波一波的,永遠別想一勞永逸。

但是郭鵬認為,不管這樣的事情是否死灰復燃,都絕對不能在官方層面上予以認同。

某些擊穿社會道德底線的事情,一旦承認,不管這樣做對於國家經濟有沒有好處,對於降低犯罪率有沒有好處,都將成為國民精神道德層面的傷疤。

有些堅持想要持續下去很難,但是一旦放棄,就像是大壩垮塌,洪水漫延,帶來的影響之深遠絕不是那麽簡單的事情。

不承認,不同意,要治罪,哪怕它還是暗戳戳的存在,只要官方認定它是錯的,法律有制裁它的條文,那麽社會上所有人至少都會保留一個最基礎的認知——

不管嘴上是否承認,但是心底裏都知道,這樣做是錯的。

尤其是認知不清的幼年兒童、少年人,這些代表著未來的人群,他們也會認為這是錯的——不管他們會不會犯錯,這是錯的。

如果為了降低犯罪率或者減輕行政負擔,乃至於為了經濟而放寬限制,予以合法化,本身就等於官方認定這樣做是對的。

法律所認定的對錯之間,給所有人帶來的,不僅僅是看上去那麽簡單的影響。

所以這樣的事情雖然存在,卻不被容許,只能在夾縫中生存,見不得光,見不得世面。

當然,它的確存在著。

在安南都護府,在司馬懿的眼皮子底下,它就是如此的存在著。

盡管上任以來,司馬懿也主導搗毀了五六次私設賭場的行動,賺了一波政績,但是對於某些比較特殊的情況,他倒也有點為難。

比如大盛酒家的這件事情,掌櫃陳酒之子陳香不學無術,不愛讀書,染上了賭博的惡習。

一開始還是小賭,後來變成大賭,把自己的零用錢賭光了不說,還想方設法從父母那邊騙錢去賭。

陳酒平日裏非常繁忙,沒什麽時間管教兒子,陳酒的妻子對兒子比較縱容,總是給他很多錢,讓他去玩樂,哪怕知道他在賭,也沒有責罰他,只是讓他小心一點。

結果某一天,賭場的人找上門來,說陳香一日之間在賭場裏輸掉了四十八萬錢,讓他們還錢。

陳酒大驚失色,連忙找到了陳香,一問之下得知是真的,還得知妻子長期幫著陳香隱瞞此事,還不斷給他錢,結果釀成如此大禍。

“那又怎麽了?反正你那麽有錢,給他就是了!”

陳香振振有詞,完全不覺得自己做的是錯的。

陳酒大為惱火,直接拿棍子痛打陳香,妻子阻攔,被他一起痛打,差點沒把兩人打死,然後喘著粗氣告訴賭場的人自己沒錢,讓他們滾回去,否則就報官,讓他們掉腦袋,做苦力。

誰知賭場的人根本不怕,說讓他去告,他們根本不怕,他們有關系,就算事發也不怕。

橫豎找幾個小弟頂罪。

給足他們撫恤金,好好贍養他們的家人,保他兒子讀滿五年書能參加科舉考試,還給路費,橫豎幾年苦力,運氣好還能活著回來。

而他們家就不一定了,陳香被告發賭博,肯定也是要去做苦力的,運氣好回得來,運氣不好就回不來。

陳酒中年得子,就那麽一個寶貝兒子,兒子要是沒了,那麽大的家業留給誰?

難道想等這個兒子死了然後再納妾再生一個?

你生得出來嗎?

橫豎就是一個意思——光腳的不怕穿鞋的,老子連不要命的小弟都有,你呢?

陳酒怒不可遏,揮著棒子把這幾個人趕了出去,然後喊來醫者給妻子兒子治傷,自己黑著臉想辦法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