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1章 也不知太上皇心中是何等滋味(第2/2頁)

我們做官的時候,高門大戶還是非常尊崇的,你應該不是很了解,前漢,有四世三公那麽一說,都是頂級高門大戶,只有他們才能做高官。”

“司馬都護,你別以為我們科舉官員就不了解察舉了,我也是出生在前漢的,只是出身寒微,夠不到那個地方罷了。”

任永一臉不高興的表情看著司馬懿:“四世三公,一個士人家族,連續四代人都出任三公的職位,榮耀至極,權勢滔天,堪稱劉姓之下的天下仲姓,如汝南袁氏,弘農楊氏等等。”

“是我小看你了。”

司馬懿笑了笑,開口道:“既然你了解,你就該知道,那個時候……約二十年前吧,潁川士族豪門還是非常強大的,潁川陳氏,潁川荀氏,潁川鐘氏,潁川韓氏,都是極為強大的士人豪門。

而太上皇的家族潁川郭氏,在當時只是次等家族,盡管如此,太上皇的家族也是家世衣冠,百年榮光,而我所出身的河內司馬氏,直到我曾祖父那一輩,還是武將,到我父親這一輩,才終於轉為士人。

論及底蘊,我們連潁川次等家族都不如,更何況潁川豪門呢?出身潁川荀氏的荀彧,是荀氏家族最早投靠太上皇的人,從太上皇做前漢青州刺史開始,就跟隨太上皇,一路為他出謀劃策,立下很大功勞。

所以太上皇擊潰袁紹袁術占據整個中原之後,就在當時的將軍府裏設政務所,總覽中原之地全部政務,當時政務所的負責人就是荀彧,你可以想象,當時的荀彧是多麽有權力。

那個時候荀彧的權勢並不比當時做尚書令的程昱要差,荀彧出身好,名聲響亮,又有權力,多少人想走他的門路都沒有門路可走,我兄長能做他的屬吏是多難啊。”

“還有這段過往啊。”

任永眯起眼睛皺著眉頭,緩緩點頭,差不多理解了為什麽司馬氏當時會選擇荀彧,而不是曹操。

“那後來怎麽會發生那種事情?照這樣說,荀彧被賦予如此威權,堪稱宰輔,應該是太上皇的心腹才對啊,怎麽會那樣呢?”

任永覺得荀彧地位那麽高,肯定是郭鵬的心腹,既然是心腹,又怎麽會做出背叛之舉呢?

居然還和太上皇的幼年好友一起密謀背叛他,密謀弑帝,這簡直是對太上皇的雙重背叛。

也難怪後來太上皇稱帝以後對臣子諸多不信任,屢次掀起政治風暴殺戮群臣,殺的群臣人頭滾滾。

任永覺得自己是可以理解郭鵬的。

司馬懿不知道任永心裏所想,若他知道,也不知會怎麽想。

司馬懿只是在回憶過往的同時,感嘆一下自己家族的命途多舛。

“誰說不是呢?我們家族也是如此認為的,所以才由我父出面,拜托當時做冀州刺史的曹首輔運作,將我兄長運作為了荀彧的屬吏,由荀彧出面辟召我兄長。

這樣不僅可以成為太上皇近臣,還拉近了我司馬氏和潁川豪門的關系,一舉兩得,一石二鳥,當時我們全家都認為這是一步好棋,覺得司馬氏可以飛黃騰達了。”

“結果……”

“結果荀彧密謀弑帝,自己被殺,也被誅連了一大批身邊的官員,當時多少士人官員因此而死,或者被罷黜,等同於死。

只是我兄長恰好在此時重病不起,幾乎喪命,所以全程沒有參與這件事情,沒有被太上皇追究,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雖然後來兄長是從喪命邊緣撿了一條命回來,但是當時的風氣就是舉主所做的事情,屬吏也要跟著一起做,雖然這樣做是錯的,但是我兄長沒有和荀彧一起被殺,被認為是有損為人氣節的。”

司馬懿如此說道。

“所以,他被人恥笑是膽小如鼠,沒有氣節,失去了繼續為官的可能,於是主動辭職回家賦閑,我家族由此失去了唯一一個為官者,前途未蔔,之後,才有我出仕的事情。

現在我兄長沒有了任何前途,全家族只有我和我三弟還在做官,我也是我父親出面,拜托曹首輔幫忙運作,被太上皇辟為屬吏,由此出仕,但是司馬氏的名聲已然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