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5章 他唯一知道的,就是魏帝國的宿命(第2/2頁)

說到底,他不是屍山血海裏一路走來的,而是被精英教育培養出來,有些只有從屍山血海裏走出來的人才能有的感悟,他沒有。

那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魄,他沒有。

推動社會革命,需要那種氣魄和信念,那種信念,只有從屍山血海裏走出來的超人才能具備,一般人無法具備。

只有用絕強的意志和信念,還有勇氣,才能折騰這個國家,才能把這個國家折騰的活過來,或者強行打斷走下坡路的趨勢,重新帶上上坡路。

郭瑾是他自己,不是第二個郭鵬,他沒有那種氣魄。

郭鵬察覺到了,他不夠強大,他不夠堅韌,他只能用權術駕馭群臣,而不能用威望震懾群臣。

或許有朝一日他也能有自己的威望,但是那需要足夠的時間來生成,需要他做二三十年的皇帝,才能形成屬於他的威望。

可盡管如此,這種威望也不能和開國皇帝的威望相比,更像是一種統治慣性。

郭鵬看出了郭瑾想要擺脫身為太上皇的他的影響卻又不敢真正放手擺脫他的影響的矛盾和猶豫,也看到了身為二代皇帝的他在很多事情上的束手束腳和妥協。

再高超的權術手段也只是權宜之計,朝堂變革和大清洗才是能改變局勢的真正殺招。

每一次大清洗都能打破朝堂的政治平衡,以及政治平衡下所藏匿的腐敗和利益交換。

每一次大清洗都能帶來一次洗牌,一次政治格局的改變,一次社會下層向上流動的機會。

動態平衡四個字,背後就是勇氣和流血。

沒有勇氣讓那些官僚流血,動態平衡就用也別想達成,魏帝國只會走向混沌,繼而滅亡。

郭瑾學會了權術手腕,可以很好地運用權術手腕,但是缺少發動大清洗的政治智慧和勇氣。

大清洗不僅代表著皇帝的殺意,更代表著皇帝對朝堂的絕對掌控——

殺了那麽多人,罷黜那麽多人,卻還能保持政府的運轉穩定,還能讓政府的行政職能維持下去,不出意外。

這需要皇帝對政府的極強掌控力。

這不是簡簡單單幾句話就能概括的。

郭某人發動的數次大清洗,都是在可以保證政府照常運轉的前提下發動的,亂中央不亂地方,亂朝廷不亂天下。

所以魏帝國繼承自漢帝國的一切不穩定因素都被他掃平了,他完成了屬於他的社會革命,把魏帝國帶出了魏晉南北朝的宿命。

他自始至終掌握著局勢。

而眼下,如果讓郭瑾發動大清洗,他可以掌控局勢、並且確保大清洗的過程之中不出現更嚴重的政治危機嗎?

郭鵬知道,他做不到。

再有十年都不一定。

郭鵬活著,還可以利用程昱發動最後一次大清洗,但是那之後,就沒有這樣的機會了。

郭瑾能成長到自己主導大清洗的地步嗎?

郭鵬不知道。

但是郭鵬知道魏帝國是毫無疑問的在走下坡路的。

走一個宋、明式的下坡路。

就算它的人口正在不斷增多,財富在不斷增多,國力在不斷增強,學術下移正在進行,一切的一切看似都在不斷的提高,魏帝國的鼎盛還遠遠沒有到來。

但是魏帝國已經在走下坡路了。

從他感到疲累,決定放棄皇位的那一刻開始,這下坡路就走定了,不是人力可以扭轉的。

甚至就算他此時此刻重回皇位,重新執掌天下,也不能扭轉這個趨勢。

郭瑾不是他,也成為不了他,他只有一個,只有他自己。

別無他人。

面對歷史的沉重慣性,他勝利了一次,帶著魏帝國跳離了魏晉南北朝的深淵,那已經耗費了他畢生精力,他已經沒有辦法繼續帶領魏帝國跳離宋、明的深淵了。

於是郭鵬長嘆一聲,埋頭,奮筆疾書。

他把自己對未來的期待和希望全部貫徹在文字之中,期待著有朝一日,這希望的種子可以綻放出燦爛的希望之花。

能帶著整個民族跳離深淵的,不是他,而是這朵希望之花。

郭鵬需要呵護的希望的種子剛剛種下。

它實在是太弱小了,尚且還看不到可以成就的未來。

但是在距離洛陽萬裏之遙的西亞地區,羅馬帝國的卡拉卡拉皇帝卻似乎看到了自己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