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8章 我郭瑾不是一個刻薄寡恩之君(第2/2頁)

陸議抿了抿嘴唇,沒說什麽。

“張益德縱橫沙場三十年,為我魏立下功勛無數,如今一朝犯錯,居然全是落井下石之人,連一個願意為他說話的人都沒有,伯言,換作是我,我估計會很難受很難受的。”

郭瑾嘆了口氣,還要說些什麽,張德卻突然從外面進來跪下。

“陛下,解侯關羽請求拜見陛下,他說,他想為涿侯張飛辯白。”

郭瑾還沒說出去的話就停在了嗓子眼裏。

他呆呆的看了看陸議,陸議也呆呆的看了看他。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好好好,我以為滿朝文武百官都是明哲保身的聰明人,不曾想還是有那麽個蠢笨之人的,哈哈哈哈!宣!宣關羽覲見!”

“遵旨。”

張德跑了出去。

郭瑾撫掌大笑不止。

“哈哈哈哈,真沒想到,還真有如此蠢笨之人,落井下石之人何其多,他這個時候幫張飛說話,不是等於幫他一起承擔罪責嗎?關羽應該不是這種沒有頭腦之人,伯言,你說是嗎?”

陸議點了點頭。

“關雲長跟隨太上皇三十年,是最早的一批元從老將之一,雖然從來沒有從事過政務,但是,也絕對不是蠢笨之人,能做出這種事情,顯然,是因為他和張益德三十年的交情。”

郭瑾點了點頭。

“我當年聽人說過,關雲長和張益德早前是一個叫做劉玄德的漢室宗親的部下,並非一開始就是太上皇的部下,他們曾跟隨劉玄德征戰過沙場,在黃巾之亂中立功。

後來因為劉玄德和太上皇同為前漢太尉盧公之門生,所以前去投奔太上皇,再往後,劉玄德奉太上皇之命,帶兵跟隨前漢軍閥公孫瓚一起出動參與平定涼州韓遂、北伯宮玉之亂。

結果在路途中,公孫瓚粗暴對待當時的烏丸人,引發烏丸人的叛亂,亂戰之中,劉玄德戰死,關雲長和張益德僥幸逃出,回奔太上皇,自此成為太上皇的部下。

如此算來,他們之間相識相知還要更早於跟隨太上皇征戰,應該是超過三十年的交情,這份交情在整個朝廷裏也算是非常深厚的,關雲長能站出來,不愧重情重義之名。”

“那陛下打算如何應對?”

“如何應對?這有什麽好說的?張飛必然要嚴懲,但是關羽沒有任何過錯,不能懲處,反而要撫慰,要嘉獎,如此,才能更好的撫慰老臣、老將之心啊,呵呵呵。”

郭瑾笑眯眯的看著陸議。

陸議稍微愣了一下,靈光一閃,恍然大悟。

這一推一拉,可不就是把老臣老將之心玩弄於股掌之中嗎?

若只是嚴懲,固然樹立權威,固然有趙雲分擔壓力,也難保老臣老將不為之擔憂、寒心。

皇帝嚴苛,就算是功勛老將也不會放過,趙雲一波得逞,這一次是張飛,下一次,誰又會成為那個被打擊的靶子呢?

如果趙雲的權力欲望勃發,和郭瑾這半拉姑爺唱雙簧,一起排斥異己,把軍隊裏對趙雲不服從的人全部幹掉,以此集權,他們又能怎麽辦?

而且趙雲素來不結黨不搞山頭,這一波忽然要搞小團體了,這樣一來,整個魏軍的生態都要發生巨大的變化,很多人都會因此而失去地位的。

如此,軍隊必然爆發大的信任危機,從而影響到魏軍的戰鬥力和魏軍的發展。

況且成軍多年,魏軍絕非鐵板一塊,彼此之間誰又沒有一點爭端、過失,誰又沒有一兩個仇家、對頭呢?

若只是打擊,不去撫慰,就會引發這樣的問題。

而嘉獎、撫慰關羽,便能打消老臣、老將的擔憂。

這就等於告訴老臣老將,這一波是就事論事,不搞清洗,不搞擴大化,不會由軍事問題牽扯到政治問題,來一輪【一朝天子一朝臣】式的政治行動。

告訴他們,我郭瑾不是一個刻薄寡恩之君,我贊許忠義之輩,我欣賞忠誠勇敢的老臣,欣賞關羽這樣願意為自己的同僚說一句好話的心存善念的人。

這樣可以使得郭瑾不僅得到權威,還能得到老臣老將之心,在軍隊裏和老將們的群體之間,郭瑾將真正意義上擁有屬於他自己的威望,而不是郭鵬為他營造的【人望】。

尤其是對於關羽來說,這種威望就更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