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0章 趙雲是唯一合適的人選(第2/2頁)

可是現在若要強行對張飛下手,也不是不行,憑借皇帝權威,強行殺了他又如何呢?

但是這樣做就太容易讓人以為自己是等不急要清洗太上皇舊部了,太急著想要掌握軍權,甚至挑戰太上皇的權威了。

到時候軍心不穩是小事,郭鵬誤會他是大事,別的都無所謂,關鍵在於郭鵬對他的信任,他的統治法統,是郭鵬給他的,他不能讓郭鵬不滿意。

於是郭瑾點了點頭。

“伯言,你說的是對的,這件事情不能由我親自出手,至少不能由我來發起。”

“陛下英明。”

陸議隨手一個馬屁拍上。

於是,郭瑾很快做出了決斷,下令嘉獎征西軍隊,就地賞賜軍隊牛酒,然後下令他們凱旋,回來搞獻俘儀式。

獻俘儀式結束之後,再殺他一個出其不意!

這件事情必須要認真對待,必須要嚴肅處理,寧可擴大不能縮小,否則遺禍無窮!

新官上任三把火,這新帝上任也要燒幾把火。

正好,這第一把火就從軍隊裏面開始燒!

維護軍規軍法的同時,也要樹立起他郭瑾在軍隊裏說一不二的地位。

老家夥們,時代變了,現在,我才是那個說話算數的人!

郭瑾決心已定。

只是,誰來帶頭發起對張飛的攻擊也是很重要的事情。

張飛地位高,這個人選一定要非常合適,否則彈劾不動張飛,還會落得一身腥氣,成為笑柄。

人選範圍自然是確定的,就是此次的西征諸將,因為只有他們擁有對張飛最直接和最合理的憤怒與不滿,提出彈劾也是眾人可以預料和接受的。

而西征諸將之中,要說地位足夠、身份足夠、說話分量重,還能彈劾動張飛的,實際上並不多。

曹休和曹純是親族將領,地位的確特殊,但是這兩人的資歷都沒有張飛深厚,年輕也小,他們要是敢於動手,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這是有人在背後指示。

關羽和張飛關系密切,估計不願意這樣做,不然還真是奇怪的事情。

李典的身份地位和資歷遠不如張飛,彈劾不動,還容易招致白眼,估計不願意做。

小字輩們更是如此,想都別想,他們要是越級彈劾張飛,這背後主使是誰,一眼就看出來了。

這樣算起來,只有一個人合適做這件事情。

趙雲。

趙雲的身份地位和資歷都在張飛之上,還是本次行動的主帥,張飛直接違背的是他的命令,他來彈劾張飛,是夠格的,是非常合適的。

雖然他和郭瑾有姻親關系,但是趙雲素來公允,有賢名,他主動出手,不太容易被大家認為是郭瑾在背後主使。

也不會有人願意相信是郭瑾在背後主使,更容易讓人們覺得這是趙雲對張飛不尊帥令的反制行為,是趙雲出於對自己權威的維護而進行的努力。

郭瑾的嫌疑會小很多。

從更深一層次的關系來說,郭瑾認為這樣做,會讓趙雲的聲望受損。

因為張飛畢竟是你的部下,你彈劾部下,彈劾多年一起奮戰的戰友,這樣的行為會讓大家感到意外、擔心,甚至是寒心。

不管張飛是不是犯錯了,你彈劾了他,就有了彈劾其他人的可能。

從此以後,趙雲好好先生的處境就沒有了,一如現在的郭嘉。

而這正是郭瑾需要的。

趙雲本來就資歷深厚,是太上皇舊部,元從老將,一身榮譽,位高權重,這一次遠征獲勝,更是聲威卓著,在五虎大將只剩三人的情況下,他在軍隊裏的威望迅速攀升。

他將迅速超越張遼、於禁,成為皇帝之下軍中第一人,還是職業生涯沒有汙點的第一人。

這怎麽能行?

這嚴重觸犯了封建帝王的利益,觸碰到了封建帝王的安全線。

就算他是趙可嵐的父親,和皇帝有姻親關系,素來忠誠,老實可靠,郭鵬也非常喜歡他,但是這身份地位和聲望未免也太高了一些。

高到了讓郭瑾感到不安的地步。

沒有理由的不安,就是不安,就是發自內心的不安。

必須要削弱他的聲望,壞他的名聲,讓他的部下都不能傾心歸附他,這樣才能讓威望不足的新皇帝感到寬心,感到舒適。

所以,讓他對多年戰友張益德親自下手,就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情。

郭瑾還記得郭鵬為他分析什麽人可以用什麽人不可以用的時候所說的那些話。

帝王對待臣下,是有方式方法的,用人的時候,最重要的不是他的才華多高,而是他是否有威脅。

這才是帝王用人的第一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