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9章 郭瑾感到憤怒和不安(第2/3頁)

因為這是關乎到威望和指揮權的重要事件。

結果這個魏宵擅自出擊了。

他派出去的哨騎在草原上遊蕩的時候,發現了一個距離駐軍點比較近的鮮卑部落,看樣子是準備南下襲擊邊關占便宜的。

魏宵覺得與其被動挨打不如主動出擊,於是立刻率領軍隊出擊,仗打贏了,消滅了那個鮮卑部落,但是消息傳來,郭鵬勃然大怒,下令斬了魏宵。

當時很多人求情,說魏宵立了功勞,不說獎賞,功過相抵總是可以的。

郭鵬不聽,強令斬了魏宵,還要傳首邊關,以此震懾全軍。

全軍將領為之震撼,從此不敢有絲毫違背軍規軍法約束之舉動,全都老老實實的聽命令,不敢有絲毫逾越和違背。

事後郭鵬說,他斬的不是魏宵,而是一種試圖掙脫軍規束縛自由自在的趨勢。

軍隊的戰鬥力來自於軍規軍法和組織度,沒有軍規軍法和組織度的軍隊就是一盤散沙,根本不配叫做軍隊,也沒有戰鬥力可言。

所以魏軍要掃平天下,嚴苛的軍規軍法就必須要遵守,絕對不能放松。

軍規嚴謹,軍人們雖然表面上遵守,心裏也在逐漸接受,但是人是有惰性的,總是會不自覺地尋求更加輕松的生活方式。

士兵如此,將軍也是如此,他們也不願意受到如此嚴苛的規範約束,也想要更大的自由。

他們會不經意間甚至是有意的嘗試著挑戰軍規,試圖得到喘息之機,亦或是掙脫軍規的束縛,自由自在,給自己爭取更多的余地。

這種情況非常危險,必須要嚴肅對待。

如果不能嚴肅對待,對於好不容易確立下來的軍規的威嚴是極大的損害,想要重新樹立,將會付出成百上千倍的努力,也不一定能成。

軍規軍法的確立,是從軍隊一開始建立就被確立的,是郭鵬治軍的核心思想。

郭鵬不允許自己的軍隊和其他軍閥軍隊一樣自由散漫沒有軍人的樣子。

他要求自己的軍隊有極高的組織度。

魏軍戰鬥力強大的秘訣,就在於極高的、超越同時代所有軍隊的組織度。

組織度從何而來呢?

從軍規軍法裏。

魏宵犯案時期,正是郭鵬打敗袁紹、全軍膨脹的時期,這一時期,軍隊裏暗流湧動,有人明裏暗裏試圖沖破軍規的束縛,給自己松松綁。

但是他們沒想到郭鵬如此兇悍果決。

當時的那種趨勢這種被郭鵬攔腰斬斷。

一顆人頭震懾了全軍軍心。

此後十幾年,一直到之前郭鵬退位,魏軍都牢牢在他的掌控之下,不曾出過半點軍規軍法方面的問題。

可以說,正是因為郭鵬殺了魏宵,維護了軍規的威嚴,軍規才在魏軍集體之中留下了如此深刻的烙印,郭鵬本人的權威才會如此的巨大。

一個魏宵不是關鍵,關鍵的是某種趨勢的緩緩擡頭對於郭鵬的統治形成了挑戰,他必須要那麽做。

不那麽做,放任自由,講什麽下不為例,那麽很快就會出現下一例,立下功勞的將軍們很快會目中無人眼高於頂,搞什麽老子天下第一。

長此以往,軍規就等同於沒有了,郭鵬對軍隊的控制也將產生動搖,到那時再動手,就是針對軍隊的大清洗,死者會非常非常多。

這不是開玩笑,這是非常嚴肅的現實。

郭鵬殺掉了魏宵,維護了軍規,也維護了他自己說一不二的地位。

郭瑾意識到,隨著郭鵬的退居幕後和軍權交接,他的這種對軍隊的嚴密控制出現了一定的松動,而這種松動被一部分人注意到了。

於是,就有一部分軍事將領出現了一些不太好的思想趨勢。

他們覺得郭鵬退位了,可以稍微松一松,挑戰一下軍規,給自己爭取更多的回轉空間。

郭瑾一定不可能像郭鵬那樣嚴格的控制軍隊。

魏軍的軍規軍法太詳細,太嚴密,無處不在的軍法官把軍隊管的嚴嚴實實,不讓軍隊有任何逾越的可能,很難讓人上下其手從中漁利。

他們雖然承認郭瑾是皇帝,但是絕對沒有打心眼裏把郭瑾和說一不二的郭鵬等同起來。

在他們看來,郭瑾絕對是一個弱勢領導人,而不是一個強勢的不可動搖不可挑戰的帝王。

郭鵬說什麽是什麽也就算了,魏軍是他建立起來的,他是魏軍的主人,可以這樣做,而郭瑾不過是一個繼承者,難道能和郭鵬相提並論嗎?

這種隱隱約約透露出來的深層次的挑戰意識和不服氣讓郭瑾感到憤怒和不安。

他的權力和地位遭到了挑戰。

盡管郭鵬為他的上位做了很多準備和讓步,甚至把首陽山講武堂堂主的身份都讓給他讓他培養親信,但是他的威望顯然沒有超出首陽山講武堂畢業生的範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