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6章 趙雲十分後悔(第2/2頁)

結果外面被放進來的人在外面鬧事,裏面放進來的人和外面的人是親屬,不願分離,就在裏面鬧事,鬧得一塌糊塗。

城主下令武力彈壓,但是彈壓居然不成功,反而被城裏的流民打開城門放入了親屬們,他們一起向城內發動進攻。

城主居然無法鎮壓,反被打敗,狼狽不堪的逃出了奧犍城不知所蹤。

然後奧犍城就進入了無政府無秩序狀態,開始了這種狀態下的內亂,一直持續到魏軍抵達。

好家夥,居然還有這種事情?

趙雲感覺事情很嚴重,雖然察覺到這肯定不是張飛直接造成的,但是也絕對和張飛的亂來有關系。

要是張飛繼續這樣亂搞下去,大家仗都不用打,直接等著張飛把康居國折騰死就完了。

他沒想到張飛的破壞力那麽強,也沒想到康居國那麽廢物,根本扛不住魏軍的糟蹋。

情況緊急,趙雲也無法繼續猶豫,立刻召開軍事會議,下令關羽帶領一支軍隊去取蘇薤城,下令曹休帶領一支軍隊去取窳匿城,他自己率領主力軍隊去取罽城,把康居五城全部攻取。

這要是再不趕過去,別說肉了,湯都沒幾口喝的。

趙雲的判斷是對的。

由於張飛大規模的破壞行動,在地方上攻滅康居人的生活聚落,搶劫他們的財物、牲畜,造成大量康居人流離失所,不得不往城池靠近,尋找生路,引發了劇烈的局勢動蕩。

康居王是想破了腦袋都沒想到自己的軍事布置會在這種情況下被攪得一塌糊塗。

他的布置是依靠城池死守鉗制魏軍主力,和魏軍打攻防戰,限制魏軍的機動能力,然後下令遊牧狀態下的各大部落集合騎兵在外部襲擾魏軍,攻擊魏軍的補給線,降低魏軍的戰略持續能力。

這樣裏應外合,機動靈活的作戰,一邊消耗魏軍的銳氣,一邊攻擊他們的後勤補給線,如此兩邊下手,遲早能把笨重的魏軍拖垮。

然而現在軍隊一敗塗地,流民遍地都是,戰略計劃全面泡湯。

城池城池守不住,遊牧據點也被破壞的一幹二凈。

城市居民流離失所,遊牧居民失去了牛羊馬,失去了生活下去的可能。

為了活命,這些人什麽都能做出來。

比如沖擊城池,要求城池開門放他們進去,不開門他們就攀爬強攻,面對自己的國民,康居王也無法下令攻擊他們,只能任由他們進入,從而導致城防的全面崩壞和物資的極度緊缺。

城內治安大幅度下滑,鬧事的人極多。

然而康居王自己卻對這樣的事情無可奈何,他不知道自己該怎麽做才比較好。

局勢糜爛到這個地步,魏軍到底出動了多少軍隊才能辦到?

這種規模的軍隊,自己到底能對抗嗎?

康居王陷入了迷茫之中。

從五月底到六月中旬,康居國內的城池紛紛陷落,小規模的聚落也被破壞的一幹二凈。

大量流民無法生存,被逼無奈向魏軍投降求一口飯吃的也不在少數。

魏軍主力根本沒打幾仗就獲取了這樣規模的勝利。

可是他們很多人並不感覺開心。

尤其是領兵大將們,他們只覺得憋屈,並且發誓以後再也不要和張飛打配合了。

張飛瘋狗式的戰術把康居打的全無反抗之力,區區五千騎兵,直接造成了康居的亡國之危。

當魏軍主力不斷攻占城池並且收攏敗兵、流民之後,局勢變得逐漸明朗起來。

大家現在都很清楚戰爭已經獲勝,所剩下的不過是一場掃蕩作戰罷了。

但是這種感覺就很難受,就像是一拳打在了棉花堆上,那個難受啊。

張飛一個人完成了幾乎所有的戰略目標,把康居打崩了。

趙雲甚至懷疑要是沒有他的主力軍隊,就靠這五千先鋒軍,張飛也能把康居國打崩掉——用這種方式。

可是這是一場殲滅作戰,覆滅國家的作戰啊。

本來大家對於這場戰鬥想的就是全軍一起出力,大家均分戰功。

在這個戰爭越來越少的時代,這樣一場滅國戰役打起來是多麽的不容易啊。

結果你張飛一個人就把大家能幹的事情幹的七七八八,大家在這裏幹瞪眼,也不知道接下來該做什麽。

你真行,張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