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2章 張飛還是很喜歡諸葛亮的(第2/2頁)

這充分顯示了諸葛亮規劃之下的北庭都護府的發展是非常不錯的。

沿路居住,所有人口都在掌控之中,交通便利,也不用擔心出了什麽事情反應不過來。

為了更好地反應,諸葛亮還在每一座城池裏設置多個烽火台,白天用狼煙,晚上用烽火,一旦遇到危險,立刻就可以用烽火傳訊。

然後諸葛亮就能很快的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

於是張飛走後,趙雲和諸葛亮單獨做了一番談話。

“我聽說你原先是陛下的內閣閣員,被陛下從內閣裏外放而出,到了北庭都護府擔任都護,是嗎?”

“正是。”

諸葛亮恭敬的回答道。

“你做的很不錯,我沿途一路走一路看,發現你沿著北庭大馳道和綠洲,沿途築城,城中都是商家,城外則是農田,以城外農田支持城內商戶,做沿途商旅、官員的生意,你的想法很不錯啊。”

趙雲很是贊許的點了點頭:“陛下當初把你外放,應該是對你有深刻的期盼,北庭都護府一窮二白,被滅國的西域人對朝廷的態度不明朗,你能建設到今天這個地步,實在是不簡單。”

“除卻西域諸國的王公貴族之外,普通的西域民眾所求和中原民眾別無二致,不過是溫飽罷了,只要能保證溫飽,他們便不會鬧事,更不會在意國家是否滅亡。”

諸葛亮的說法讓趙雲有些奇怪。

“此話怎講?怎會有人不在意國家覆亡呢?”

“在下抵達了北庭都護府之後,發現西域諸國的民眾和曾經中原的民眾是一樣的,生活清苦,所求不過溫飽,可僅僅是溫飽,西域諸國也不能給他們。

西域諸國在我魏重返西域之後,靠著沿途商路的稅收,曾經一度暴富,在洛陽城大肆采買展示財力,可盡管他們如此富庶,國中民眾的生活也從來不曾好過。

在下曾經和他們有過一些交談,得知他們根本不在意自己是哪國人,有些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哪國人,在下深有感觸,國不知有民,民亦不知有國,誰讓他們吃飽,他們就願意為誰納稅。”

趙雲愣了一下,然後點了點頭,深有感觸般的點了點頭。

“國不知有民,民亦不知有國,前漢末,不也是如此嗎?西域諸國覆亡的不冤,現在我知道太上皇敢於拓地千裏的原因了。”

趙雲拍了拍諸葛亮的肩膀。

“難怪陛下如此看重你,孔明,你做得很好,將來你必然可以重返洛陽,進入南書房,把你的才華用在治理整個魏國的事情上,區區一個人口不過五十萬的北庭都護府,不能盡情展現你的才華。”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這也是太上皇教導過在下的,在下只是盡自己的職責,不愧太上皇對在下的信賴罷了。”

“何須自謙?”

趙雲嘆了口氣,會想起這些年來自己在洛陽城內看到的聽到的一樁樁一件件,搖了搖頭:“若是每個官員都能牢記你所牢記的,太上皇又何須對著官員大開殺戒呢?可是孔明,如你一般者,終究是太少了。

孔明,待你回到洛陽之後,也要牢記之前的官員所犯的錯誤,千萬不要重蹈覆轍,我知道有些事情是難以避免的,但是,希望你永遠不要忘記你現在所堅持的。”

諸葛亮低著頭。

“在下記住了。”

“那就好,好了,不提這些了。”

趙雲笑了笑,開口道:“既然益德如此信賴你,那麽這一次,給大軍運送後勤的事情我就全部交給你了,你來做後勤總管,為我大軍運送糧秣,不得有誤,你覺得你能勝任嗎?”

諸葛亮擡起頭,有些驚訝的看了看趙雲。

“在下不是兵部官員……”

“我是征西將軍,戰爭期間,西域三府全部聽我號令,我說什麽,就是什麽,這是陛下賜與我的符節,你看看,總歸沒什麽問題吧。”

趙雲出示了皇帝郭瑾賜給他的全權處理康居戰事的符節。

諸葛亮看了,抿了抿嘴唇,稍微一猶豫,便點了點頭。

“將軍但凡有所需要,在下必全力而為!”

“好。”

趙雲溫柔的拍了拍諸葛亮的肩膀。

可比張飛溫柔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