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4章 父親到底承擔了什麽樣的壓力?(第2/2頁)

在他們面前,郭珺覺得自己除了身份高貴一點,並沒有什麽值得誇耀的地方。

所以他非常注重聽取大家的意見,召集大家一起開一個軍事會議,然後商討要做的事情。

不過雖然是聽取意見,可是郭珺牢記著郭鵬交給他的馭下之道。

必須要自己做出決斷。

無論怎麽願意廣開言路,怎麽發揚民主風格,最後的決斷權,必須自己掌握在手。

必須要自己做出決斷才可以,否則,必然會大權旁落。

這些軍隊受到魏軍軍法的束縛,本身紀律良好,知道一切行動聽指揮,郭珺需要他們的經驗和智慧,但是決斷必須自己做出。

不能交給別人做出決斷。

得出這個結論之後,郭珺就廣開言路,虛心聽取大家的意見,但是在最終做出決斷的時候,一定是自己做決斷,並且不允許任何人有異議。

如此樹立自己的威望。

並且軍事行動進行時,就算自己不懂兵事,只是一個紙上談兵的家夥,也不能不隨軍一起征戰。

他出發之前,郭鵬抱著他告訴過他——為父最早上戰場的時候也是個紙上談兵之輩,數次戰場歷險之後才得到了寶貴的戰鬥經驗,戰鬥經驗必須要自己去經歷才能擁有。

聽,是聽不會的。

去冒險吧,去經歷險阻吧,跨越無數的艱難險阻,你的未來就在你的手上。

當時他心潮澎湃,覺得自己也可以走上郭鵬的道路,成為一代開國君主。

但是當他真的看到黑壓壓一片一萬人的軍隊在他面前的時候,他還是震驚了。

一萬人,有那麽多嗎?

排列在一起,一眼望不到頭,黑壓壓的一片,人山人海不足以形容。

他聽說魏帝國隨時可以動員起一百多萬軍隊作戰,就覺得一萬人不過爾爾。

可是當一萬人站在面前的時候,他才明白兵法上所謂的【萬兵驅馳】到底是什麽道理。

一萬人,恐怖如斯!

一萬人,擁有山崩海嘯一般的力量,任何一座城池面對一萬人軍隊的攻擊的時候,都不敢說自己一定可以抵抗住,一定可以完好無損。

帶領一萬人作戰,掌握這一萬人的生死,擁有一切的抉擇權,為他們的生命負責……好沉重的壓力!

父親他……一直都是承擔這樣的壓力走到皇帝的位置上的嗎?

不,不止如此,父親打天下的時候,手上軍隊幾乎達到六十萬,戰後不斷裁軍才裁到了三十萬的規模。

父親到底承擔了什麽樣的壓力?

父親到底是在什麽樣的壓力之下走到今天這個地步的?

一萬人的目光就差點把郭珺給壓垮了,更別說三十萬、六十萬!

郭珺根本就不敢想象自己建立一個數十萬人口的國家的未來,自己要為數十萬人負責的未來……

那該是何等的重擔?

而現在,父親身上肩負著八千萬人的重擔!

郭珺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直到此時他才發現,他才意識到,自己的父親是一個多麽偉岸高大的巨人。

從零開始建設一個國家的父親到底是何等驚才絕艷的絕世英才。

郭珺不再遲緩,他要加快速度行動,否則他會被父親甩在身後甩得遠遠地,再也看不到父親的背影。

不過盡管如此,就算他順利建立起了西蜀公國,他也覺得自己根本追不上父親的腳步。

郭珺通過詢問王海波,詢問出了當地土著人口數量,以及他們的武器裝備還有戰鬥力等等,以及各自的方位。

他比較意外的發現,根本不需要大軍全體出動,大概出動十個百人隊就差不多可以橫掃整個海岸地區的夷人了。

事實也是如此,郭珺挑選了十個百人隊,首先一起撲向了一個距離海軍據點最近的夷人部落。

大概有一兩千的人口,可戰鬥兵員數量也不多,兩三百的樣子。

居住地破破爛爛,很有原始風格,但是也開始了農耕文明。

他們會耕種土地收獲農作物,並且還有采集和漁獵等多項生產行動,生產方式多種多樣。

基本的生活習俗和一些漢人村落沒什麽區別,就是其他方向差得很多,比如穿著,行為習慣,語言等等。

郭珺也沒覺得什麽不好的,左看看右看看看不出什麽名堂,便一揮手,千人軍隊一擁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