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1章 孔子和墨子將成為中華文化廟堂之中的文理二聖(第2/2頁)

為什麽跳起來之後一定會落回地面,土地裏為什麽能長糧食。

為什麽會有白天黑夜之分,為什麽會有四季輪轉,為什麽會下雨,會幹旱。

等等等等。

這些問題都沒有準確的答案,郭鵬把這些問題列在了教科書的第一頁,詢問學子們能否回答這些問題。

如果可以,那麽就回答,並且給出令人信服的證據。

如果不可以,那就翻開第二頁,開始認真努力的學習這本書裏的內容。

從這本書的第二頁開始,郭鵬從古人天圓地方的觀念開始講述。

他說以前的古人認為人們生活在一個巨大的平地上,天是圓的,地是正正方方的,以此為基礎認識這個世界。

甚至由此發展出了很多哲學理論,比如天幹地支之類的,發展成為構建文化體系的重要環節。

但是,自從大航海的時代開啟之後,很多事情都發生了變化。

他覺得天圓地方是不對的,他覺得人們生活在一個巨大的球體之上。

理由就是,從遠處觀看海船歸來,一定是先看到桅杆,然後才看慢慢看到船體,給人感覺就像是海船從下往上前進一樣。

為了佐證這個看法,郭鵬還畫了幾幅圖,一個人站在陸地上看著海船,從看到桅杆到看到船體,海船和人的相對位置不斷的變動,以此描述自己的這種看法。

因為他們生活在一個球體上,所以才能用這樣的方式看到遠處的物體不斷接近。

如果說大家生活在一塊平地上,為什麽不能一眼望到頭呢?

如果地是方的,海平面向大家所想象的那樣是完全平的,為什麽不是從最開始就看到船底而是桅杆呢?

這個問題的提出和描述,還有那幾幅圖,首先就讓一大群學部官員陷入疑惑和震驚之中。

說老實話,他們的宇宙觀世界觀是相當樸素的,他們是接受傳統教育長大的,自然也接受了天圓地方天幹地支等傳承自上古陰陽家學說的理念,覺得這是真理。

世界就是如此,就是一個大平板,只有腦袋上的天是圓形的,所以大家才能看到日升日落。

他們無法想象為什麽他們能生活在一個球上。

如果是這樣的話,他們難道不應該摔倒嗎?

建築物不應該倒塌嗎?

郭鵬接下來就解釋了這個問題。

即人為什麽不能飛,為什麽跳起來之後一定回落回地面,就像是被地面死死地吸附住一樣。

什麽東西都是一樣的,扔一塊石頭會落地,灑水也會落地,飛鳥都要落在地上休息而不能總飛在天上。

這是為什麽,會不會是有一種莫名的吸力正在限制著我們飛上天,而把我們吸附在地面上不能飄起來呢?

如果是這樣的話,就能和第一個看法互相佐證。

我們生活在一個球體上,這個球體有著巨大的吸附力,可以把球體上的一切、包括人全都吸附在它的表面,這樣,即使它是球體,我們也不會摔倒。

因為從我們自身的角度去看,我們無論生活在球體的那哪一點上,都相當於是生活在一塊平地之上。

作為這個觀點的佐證,郭鵬舉出了從河北的礦山內發現的磁石的例子。

這塊磁石有著奇妙的力量,可以吸附在鋼鐵上,緊緊吸附,若不用力則難以拽下。

這證明了郭鵬所說的這種吸附力的存在,存在一種吸附力,可以把物體緊緊地吸住,難以掙脫。

只是磁石針對鋼鐵,而球體的吸附力針對的是這個世界上的一切。

這是他的一種理解,對他們所生活的世界的一種理解。

既然天圓地方是一種理解,也沒有人去證實,那麽我提出自己的理解也沒有什麽不可以,對吧?

想要證明我是錯的?

那就來證明啊。

證明給我看,我是錯的,天圓地方是對的。

拿出過硬的證據,來挑戰我!

短短的一些內容看下來,很多官員已經擡起頭,看著同樣感到茫然無措的同僚們,面面相覷。

他們總覺得這本格物學要是真的發布出去讓學生學習,恐怕會造成相當熱烈的爭論。

支持天圓地方的和支持太上皇看法的,估計會打起來也說不定。

多少年來大家的共同概念,居然在這一刻被顛覆了,而且順著那些很有意義的圖畫,他們居然感覺自己無法和太上皇對壘,找不到反駁的辦法。

難道,太上皇是對的?

在形成廣泛的爭議之前,學部的官員們率先迷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