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2章 郭鵬明白,曹蘭未必就不明白(第2/2頁)

每年太學的假期,一個月要拿出來下地耕種,體驗民生疾苦,一個月要拿出來進入首陽山講武堂,接受強化體能訓練。

郭鵬對他們沒多少關愛,但是在教育方面從來不曾落下,這要是培養不出一個中規中矩的人才,那只能說是他們自己的問題。

那麽優秀的教育資源往他們身上砸,要是還不能成才,就不是教育資源的問題了。

曹蘭對此也是心知肚明,知道郭鵬在郭氏子弟的教育問題上下了大功夫,給他們提供非常優越的教育資源和嚴格的監督。

他們眼下只是缺乏實際經驗,並不缺乏相關的知識儲備,出海征戰,就是給他們實踐並且結合所學完成升華的機會。

在海外的戰場上把自己所學融會貫通,走上郭鵬曾經走過的道路,將一切都掌握在手。

然後成就自己的偉業,未來,說不定還會在海外出現好幾個各種版本的郭鵬,把魏帝國的海外分封事業擴張到難以想象的地步。

留在魏國,他們不會有這樣的機會。

留在魏國,他們只能做籠中鳥,不能振翅高飛,高飛的資格是郭瑾的,不是他們的。

這一點,郭鵬明白,曹蘭未必就不明白。

只是慈母之心,讓她無法坦然面對。

“我只是擔心他們會遇到不測,到那時候,你所付出的一切不就付諸東流了嗎?海外那麽危險,還有海上風暴,還有當地土著,讓孩子們拿命去拼……”

郭鵬搖了搖頭,三兩口吃光一碗飯,讓侍女去添飯了。

“沒有不存在風險的事情,這件事情難度很大,我早已做好心理準備,把他們送出去讓他們自立,是我作為皇帝和父親能給他們的最後的禮物,他們不能留在魏國。”

曹蘭愣了一下。

“不能留在魏國?”

“嗯,不能,必須要出去,對我,對魏國,對阿瑾,對他們自己,都有好處。”

“阿瓊呢?”

曹蘭詢問的是小兒子郭瓊。

二兒子郭珺已經走了,她身邊只剩下二十一歲的小兒子郭瓊。

“也要走,必須要走,越遠越好。”

曹蘭聞言十分憂傷。

“我只有三個兒子,走得遠了,怕是此生再也不能相見,甚至會在外頭丟了性命,茫茫大海,葬身魚腹,這是你願意看到的嗎?”

“葬身大海也比葬身在……”

郭鵬張口想要說些什麽,話到嘴邊,還是沒說出來。

沉默了一會兒,郭鵬伸手握住了她的手:“做我的兒子,很難有比這更好的結局了,你別擔心了,阿瑾會陪著你,我也會陪著你。”

曹蘭悲傷良久,無可奈何的點了點頭。

郭鵬的決定她不會反對。

“孩子們長大了終究要離開的,就算不去海外,也會去其他地方,現在走了,未來也好相處,總之,不會鬧出咱們都不願意看到的事情。”

郭鵬隱晦的提了一下,曹蘭瞬間意識到了什麽。

“阿瑾他……”

“知子莫若父,我最了解他不過,我活著還好,他看在我的面子上,不會做出過分的事情,但是若是我死了,就不好說了,阿蘭,阿瑾已經不單單是你的兒子了,他是皇帝了。”

郭鵬深吸一口氣,緩緩吐出。

“他是我一手教導出來的,優秀的皇帝,我是怎麽做的,他就會怎麽做。”

郭鵬非常了解自己的兒子。

延德十三年十二月三十當天,既是迎接新年的日子,也是政治上皇位交接的大日子。

這一天,不僅是辭舊迎新的一日,也是政治上告別老皇帝迎來新皇帝的一天。

然而在這一天之前數日,洛陽城內還是發生了一場相當熱烈的輿論爭端。

人們並不知道郭鵬心中所想,不知道他為什麽要在身體健康的時候就把皇位傳承給兒子,他們總是覺得這樣會有問題。

有些人覺得,一山不容二虎,前一任太上皇之所以可以和郭鵬和平相處,是因為他本身沒有任何功績,就跟劉邦他爹一樣。

可是現在不一樣了,一個身體健康威望巨大的老皇帝還活著,新皇帝施政的時候,難道不會遭到阻礙嗎?

新皇帝的政策和老皇帝的政策萬一有所抵觸,那些老皇帝一手提拔起來的官員們是聽從新皇帝的還是聽從老皇帝的?

有些人甚至惡意揣測郭鵬這樣做的未來會給魏國帶來政治危機。

正好目前民間正在刮起一股研究歷史的風潮,他們就拿趙武靈王的事情來套現在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