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4章 當著我們的面罵我們,你很有成就感嗎?(第2/2頁)

和我有什麽關系呢?我難道還能管到三百年以後?永遠活著死盯著你們不讓你們起任何心思?那別說你們了,我自己都要崩潰。

但是,我又在想,如果我本來可以想到辦法去解決,或者說稍微緩和一下這個問題,而我卻不去做,這對於我而言,是否也是一種罪過?

畢竟我的後人已經不能像我這樣放開手腳辦事了,他們辦事,必然會有所掣肘,無法像我這樣放開手腳辦事。”

郭鵬回過頭,看了看在座的七人。

“既然我能做到,我能想個辦法,哪怕做不到,只是稍微緩和一下,給大家留下緩沖的余地,應該也是可以的。

這樣做,至少比什麽都不做要強,而且更重要的是,把他們分封到海外建立他們自己的國度,能為我們得到更多的土地。”

說到這裏,郭鵬嘆了口氣。

“我知道的,我管得了一時,管不了一世,我管的住你們,管不住你們的子孫後代,所以我能做的,就是找到更多的土地,以備不時之需。

將來若有一日有很多人沒有土地耕種了,土地被剝奪殆盡了,連飯都沒得吃了,沒活路了,那他們至少還能出海。

他們還能去海外封國碰碰運氣,看看那邊是否還有土地,能否容得下他們,不至於心一橫揭竿而起,群起造反。”

郭鵬走回了自己的位置上坐下,看著面色各異的臣子們。

“就這樣吧,這件事情就這樣定了,我想,你們可以各自挑選一些家中優秀子弟,和二皇子一起出海吧。”

七人齊齊愣住。

“別發愣,我也是在幫你們,我家有繼承人之爭,你們家未必就沒有,把一些你們不太願意看到的,或者根本不打算培養的子弟派給二皇子吧,反正,他那邊缺人。”

郭鵬笑了笑:“諸位的家族裏未必就沒有留在魏國沒有出路、離開魏國卻大有作為可能的子弟,不考慮一下,把他們派出去,和二皇子一起來一場富貴險中求嗎?”

郭鵬是非常了解這些大家族求生的手段的,因為他家以前也是如此。

亂世時,諸多政權並立時,為了確保家族無恙、能延續下去,他們最常做的事情就是把家中子弟分作幾份,分別投靠不同的政權。

如此,可最大限度的保存家族,確保最後的勝利者也能延續家族,家族不至於絕種。

比如諸葛家,一家三投,還都做到了高官顯貴的位置上,可惜下場都不是太好,最後反而是諸葛亮的後人延續下去了。

很多家族都是這樣做的,荀攸所在的荀家也是,當初荀彧投靠他,荀諶就投靠了袁紹,荀攸則試圖前往益州而不得。

一門三投四投那是很正常的事情,亂世如此,盛世也是如此。

家族人多了,就有想要分散出去開枝散葉的,聚在一起容易被一網打盡,分散開來則各有各的精彩。

比如你在河北,我去江南,你在蜀中,我去嶺南。

總而言之咱們分散開來,各自繁衍生息,哪一房遭了災滅了門,也不至於把祖宗的血脈賠的一幹二凈。

真要被株連九族了,那就趕快逃命,逃到天高皇帝遠的地方隱姓埋名,總歸是有生路,是有機會活下去的。

哪家能活下來,就能延續血脈,培養讀書人,傳承學識,等有朝一日天下平定,再出仕做官,總歸能有個好的出路,能光宗耀祖。

郭鵬給他們的建議無非就是另外一種意義上的分家罷了。

當然,這一波走的有點遠。

郭鵬建議他們把家中那些沒有繼承家業指望的子弟派給郭珺,把他們分封出去,讓他們跟著郭珺去開拓事業。

要是塊真金,那就跟著郭珺另立宗門,開枝散葉,在另一塊土地上延續家族血脈,到時候成為封國的名臣大將也未可知。

要是不中用,死了,那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很多事情都不好說。

郭鵬自己都不敢說郭珺一定能活下來開創基業,當然也不會向他們保證就一定可以開枝散葉,那是有風險的,風險很大。

可是這畢竟是個機會。

反正大家都是嫡長子繼承制,只要嫡長子留在身邊繼承家業,其他的其實都好說,總好過兄弟鬩墻,血脈相殘。

郭鵬把選擇的權力交給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