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2章 陛下春秋正盛,何故退位?(第2/2頁)

真的是他說什麽,大家就做什麽,很有方向感,很有使命感,也備顯輕松。

但是現在,忽然一下子,那個壓力的來源對象……說他不幹了。

他們居然感覺不能接受。

“陛下?陛下春秋正盛,何故退位?”

郭嘉愕然站起身子,滿臉錯愕。

“陛下,魏國還有很多事情沒有辦完,蜀道還沒有修繕完畢,大運河也還沒有修繕完畢,陛下為什麽要在此時退位?”

曹操也非常不理解,立刻站起身子詢問。

其余幾人也紛紛驚愕的詢問郭鵬這樣做的緣由,大有要拼命進諫不允許郭鵬退位似的。

這種情況就很有趣。

一個兩個平時不說,內心深處卻還是依賴著習慣了郭鵬的統治,習慣了郭鵬一力承擔起魏帝國全部壓力的統治方式,習慣與生存在這樣的環境之中,只要聽話就可以的生存方式。

郭鵬威壓天下不假,奪權不假,一人乾綱獨斷也不假,但是他也用一己之身扛住了全部的壓力,一人指引著魏國向前進,並且創造了如今這般強盛的魏帝國,締造了如今的局面。

他伸手指引之處,大家一開始看上去會感到奇怪,覺得驚訝和不解,但是當事情進行了之後,他們卻又驚訝的發現這樣做是對的。

郭鵬好像從來沒有在國策上犯過錯誤。

凡是他說的,只要大家去做,總能得到豐碩的成果。

土地開墾的一年比一年多,糧食收獲也一年比一年多,人口一年比一年多,戶數也一年比一年多。

朝廷財政收入一年比一年高,百姓的賦稅壓力卻一年比一年小,地方上已經十三年沒有發生任何農民起事了。

二十多年內亂之後,國家恢復了平定。

郭鵬帶來了恐懼,帶來了高壓,卻也帶來了和平安穩。

除了瘋子和野心家,沒人喜歡戰亂,大家都喜歡和平,期待著和平,期待著一眼就能望到頭的安穩日子。

郭鵬給了他們安穩的日子,並且把魏國變得無比的強大,遠邁秦漢。

魏國很強,非常強,強到了讓他們一不小心就開始目空一切的地步。

這也是很久都沒有體會到的感受了。

自從前漢孝靈帝時期大漢兵敗北疆失去了對鮮卑人的約束力之後,魏帝國再一次拾起了漢帝國失落已久的地區霸權。

他們絲毫不用在意任何國家對他們的看法和小動作,誰敢對帝國不尊敬,打就是了。

比如前段時間某個外交部官員閑極無聊,給郭鵬上奏本說起了當初康居國曾經動兵協助大宛國對抗魏軍的事情。

他說康居國至今還沒有派使節到洛陽認罪挨罰,這種國家應該狠狠的教訓一下才是,否則大家都認為冒犯魏國可以不用道歉認罪,久而久之,國將不國。

郭鵬就沒想清楚怎麽就國將不國了,最多國際上有點問題,是不是?

他當時忙著給郭瑾上位做鋪墊,沒空搭理這些腦袋不太清楚的家夥們的沖動,就把這個奏本扔到了內閣。

結果這個奏本在內閣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內閣官員紛紛認為帝國應該對此做出反應。

康居國曾經對帝國不尊敬,和帝國交戰而不知道認罪,敢於和帝國對抗,簡直是大逆不道,犯了帝國的大忌諱。

現在,正是應該狠狠收拾康居國的時候,狠狠收拾他們,直到他們稱臣納貢為止,讓所有知道魏帝國是天朝上國,絕對不容侵犯!

郭鵬感到有些意外。

稍微用了點功夫才想起來當初他派人去收拾大宛國的時候,康居國出兵三萬相助,結果被張飛一頓暴打打的全軍覆沒,灰溜溜的逃回去,閉門自守,不敢再戰。

後來魏軍攻占大宛,設鎮西都護府,郭鵬下令把曹昂調到鎮西都護府當都護,發展當地,建設當地,給魏軍打造一個可靠的後勤基地。

當時也有人提出要討伐康居國給他們一個教訓,但是當時魏軍後勤無力,需要時間鞏固戰果,不宜繼續擴張,所以郭鵬就沒有繼續興兵作戰,沒提起這事兒。

郭鵬忙於整頓內政,建設內地,一時半會兒也沒想起來康居國曾經冒犯過魏帝國,並且還沒有道歉認罪。

可是有人記著,也有人提起來了,上躥下跳的在朝廷裏找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上表給皇帝,希望皇帝可以動兵討伐這些不臣。

他們的心氣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