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6章 荊州舉士實在是太多了,多到了引起公憤的地步(第2/3頁)

蔡瑁要是這麽說,其實也沒啥問題,因為這的確也是郭鵬的一層考慮。

真要讓荊州人犯了眾怒,他也不好過於偏袒。

到時候他所欣賞的諸葛亮啊,龐統啊,蔣琬啊這一群人,都要受到牽連,和他們有關的人也要受到牽連。

這對他未來的政府架構會有一定的影響。

所以作為皇帝,他要在這次派系鬥爭爆發之前,把問題解決掉,不能讓荊州派系就真的被這一波帶走。

不過這件事情發展到現在,也是荊州人不知檢點不知退讓過於鋒芒畢露造成的。

自從科考開始,每年文舉的狀元都是你荊州人,你荊州人未免太不知進退了。

這要是等個二三十年,咱們還不都要你們荊州人當牛做馬?

那還不如現在就把你們廢了。

蔡瑁把話說到這個份上,龐德公等三人也基本上了解了這件事情的前因後果。

事已至此,他們發現自己的確沒有退路了。

天下人都對荊州人和荊州學業堂怨念頗深,如果他們不知好歹不知收斂,恐怕朝堂上針對荊州人的風暴很快就要刮起來了。

這可不是在說笑。

郭鵬連消帶打收拾掉青兗冀三州士人的勢力的時候,他們也不是沒有在背後推波助瀾。

只是這個時候,已經輪到他們了。

推波助瀾的變成了那些曾經被打壓的人,一切仿佛繞了一圈,又回來了。

很顯然,郭某人只是辦事情比較有章法而已。

了解到這件事情的實質,龐德公等三人就很清楚,他們實際上是沒有選擇的。

面對兇悍的魏天子,面對魏天子背後那些張牙舞爪的其他勢力,他們沒有招架之力,沒有討價還價的功夫,只能選擇服從。

否則,整個荊州的官員勢力都要遭到皇帝的處理。

事已至此,沒什麽好說的,面對重重壓力,為了保護荊州人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珍貴的政治勢力,這些大學者們、名士們或多或少的都選擇了妥協,選擇了退讓。

皇帝讓他們走,他們就走好了,總歸比一鍋端要好。

偶爾有些故土難離不想離開的,被親朋好友一頓苦勸,還是淚水漣漣的認命了。

不認命又能如何呢?

延德十一年二月底,皇帝郭鵬在荊州召集了荊州管理學政的官員和荊州學業堂的主要管理人員,告知他們具體的情況。

比如自己決定將荊州學業堂的師資力量分成幾等分,平均分配到教育資源稀少、教育水平低下的地區。

比如並州、幽州、平州、漠州這北境四大州,還有雲州和交州這南方二州,以及涼州與三大都護府這邊緣領地。

凡是不在傳統漢地的,都是教育資源稀少且教育水平低下的地區,這些地方教化不顯,人民識字率低,知識水平落後,能做官的人數實在太少,有些甚至連鄉長都要從中原調動。

這些都是缺少教化的原因。

不僅是荊州,郭鵬還宣布,他將把青州、冀州、兗州三州的優勢教育資源,結合洛陽太學的一部分教育資源一起,投入到這些邊緣州郡去,提升他們的教育水準。

郭鵬認為,有了教化,廣播中原文化,才能讓他們產生向心力和凝聚力。

讓他們通過科舉考試做官,可以前往洛陽參加帝國管理,這有助於讓這些地方的人們真正認同自己成為魏國人。

文化的傳播有些時候不得不靠行政命令和統籌規劃,否則經濟好的地方總是教育資源豐富的地方,而經濟落後的地方,教育資源總歸匱乏。

教育不足,上升渠道不足,就會讓這些地方產生對帝國的離心力,不利於中央集權統治。

而且更重要的是,科舉面向全國,從來不僅僅只是學術競爭,而是政治手段。

從各地選拔人才,較為公平的籠絡各地出身的精英人才,維持他們對中央政府的向心力,這是科舉最重大的意義。

而一旦出現某個不確定因素打破了這個平衡,使得科舉存在的意義受到了挑戰,那麽中央政府的權威也會受到挑戰。

這種事情,在宋朝和明朝都發生過多次,以洪武三十年的南北榜之爭為最高峰,之後南北榜確定,遂逐漸平息。

郭鵬最開始搞科舉的時候是沒有預料到科舉剛剛開始運行就面臨這樣的挑戰。

荊州士人大殺四方,以百余年的深厚底蘊接連挑翻各路強手,獨霸科舉考試舉辦以來的全部狀元,一舉稱雄。

就算算上徐州人出身的諸葛亮,那也是在荊州學業堂接受教育的。

這種情況最初出現的時候,郭鵬覺得不過是曇花一現,只不過連續數年都是如此,歷年科考前十名裏百分之四十的舉士都是荊州人。

荊州舉士實在是太多了,多到了引起公憤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