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5章 帝國內部的叛亂已經進入尾聲(第2/2頁)

與叛軍的戰鬥之中,民兵隊伍並非毫無損失,相反,民兵隊伍的損失並不小。

為數不少的民兵戰死,也有為數一百以上的軍事教官以身殉職。

大規模的損失之後,自然是大規模的填補。

很多地方從上到下的官員被換了一茬兒,長官被換了,辦事小吏也被換了。

有些縣整個縣府的官員都換了一茬兒,因為原來縣府的官員不是死了就是升職到郡裏面去了,沒有誰還留任在原來的地方。

官員的大規模升職、調職、任職體現的是魏帝國在延德九年的這一場空前劇烈的政治、經濟清算行動。

這場前所未有的大清算清算的是從東漢中後期以來在地方紮根尾大不掉的豪強地主階級。

這些豪強因為沒有家傳經典或者發家比較晚,未能及時升格為士族進入中央,只能盤踞在地方,為地方一霸,俗稱地頭蛇。

他們沒有政治權力,或者政治權力僅限於本地,在本地享有特殊的地位和權力,中央派下來的官員往往需要與他們合作,才能行使統治權。

如此,他們不斷的做大,不斷的強化自己在地方的勢力,使得中央越來越難以拔除他們在地方上的根基,尾大不掉。

漢末亂世二十年摧毀了一大部分這樣的豪強,可總是有那麽一些能活下來,且發展至今,使得郭鵬不得不動用最後的手段鏟除他們。

這場大清算行動成功將東漢中後期以來漸漸形成規模的帶有分裂性質的莊園經濟全面摧毀,因為這場大清算行動而死去的豪強地主及其家人不下十二萬。

通過這場大規模清算行動,郭魏政權成功蕩平了莊園經濟存在的基礎和未來,將莊園經濟連同豪強莊園主階級一起連根拔起。

他們進行了劇烈而強勢的全國性質的叛亂,的確給魏帝國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政治動蕩。

三月底開始的叛亂,就算眼下六月底的全部統計數據,三個月以來,青州、冀州、幽州已經造成縣令殉職十七人,鄉長殉職四十五人,村長殉職八十九人,軍事教官殉職一百零三人。

民兵的損失在兩千人上下,還沒有完整的統計結果。

這是目前的三個州的統計數據,其他還沒有統計出來的州目前還不清楚情況。

經濟損失大概是一個令人心驚的數字,郭某人也還沒有得到。

但是這場大叛亂終究被魏帝國堅若磐石的鄉村制度和民兵制度摁了下去,中央平叛軍隊甚至只擔負起了最後的收尾工作和清算工作。

很多中央官員在得到具體消息的時候都是被震驚的說不出話來的。

他們完全沒有想到皇帝不顧勸阻堅決推行的鄉村制度和民兵制度居然真的在這個必要的時刻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