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7章 郭鵬欣賞曹昂的秉性(第2/2頁)

甚至為國家大事失去了見第一任妻子最後一面的機會,可謂是忠君體國的典範,長期被郭鵬作為官二代的典型大加褒獎。

如今大宛故地這樣一個重要的戰略要地需要一個精明強幹的人做鎮西都護,做國家的門面,郭鵬就想到了曹昂。

與此同時,郭鵬也需要曹昂擔任他和曹氏群臣之間的緩沖帶的作用。

於是他把曹操喊來了。

“大兄,我知道這件事情可能對你挺不好的,如果……你想拒絕,是可以的,我可以把子脩調回洛陽,讓你們父子團聚。”

曹操一聽這話,立刻義正言辭的表示不用。

“子脩已經成年長大,是國家官員,是陛下的臣屬,與臣是同僚,陛下有需要,他當然應該去到陛下需要他去的地方,這樣才能體現他的價值,這樣才能不辜負陛下對他的期待。”

郭鵬很滿意。

“大兄一家,都是為了我魏付出過的忠誠幹將,這些事情,我一直都記在心裏,不會忘記,所以大兄也不用擔心,這一次讓子脩去鎮西都護府,等他一任滿五年之後,就可以回到洛陽做官了。”

曹操擔心的無非是曹昂一直都在外面做官回不到中央,郭鵬給他的承諾就是讓曹操放心,讓曹操知道曹昂終究是可以回到中央的。

郭鵬握著曹操的手,與他在宮廷中漫步,進一步向曹操闡述自己的治國理念。

“本身我鍛煉孩子們的方式就是把他們往外面丟,阿瑾也好,阿珺也好,讓他們在環境、民情都很惡劣的地方鍛煉自己,鍛煉行政能力和處理民務的能力,讓他們知道普通民眾需要的到底是什麽。

他們和我們不一樣,我們生在土地上長在土地上,從小就和很多出身的人打交道,莊園裏的佃戶也好,其他豪強地主家也好,士人也好,我們都接觸過,沖突過。

正因為我們接觸過,所以我們知道他們要什麽,推行治理國家的政策的時候,就不會失之偏頗,可孩子們不一樣,他們長大的時候,我們都已經打下一片天地了,他們成長的環境和我們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