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0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

事實上,科舉制度完全確立之後,不少官員都覺得郭某人這招不太地道。

這就是在硬逼著他們的子弟讀書學習練武不能放任。

而且這還不一定能取得好的結果——

萬一是一攤爛泥糊不上墻,那不就完蛋了嗎?

以後只能當個廢人,很難享受榮華富貴。

但是他們再怎麽不爽,郭鵬也不會改變自己的目標和看法,他的決斷不會有任何改變。

他就是要通過更加完善的武舉模式和文舉模式,還有限制非科舉出身的官僚能擔任的職位和涉及的領域,倒逼著官僚群體讓自己的子弟認真讀書。

讓他們努力練武,積極踴躍的參軍,提升自己的能力,逆熵做功,以此增加整個郭魏帝國的活力。

然後他又進一步想到只是選拔文官和武官,並不能推動科學技術的進步,科學技術能應用在軍事經濟等各個領域,意義重大。

要是不能培養善於搞科學技術發明的人才,中國古代科學還是不能成就一套獨立的體系。

這樣的話,縱使他把數學和農學還有天文地理知識納入了整個科舉體系範圍之內也不能改變什麽。

只有一整套成體系的理論才能指導技術發展。

不行,科舉還要改,要把科技方面的人才也納入科舉考試的範疇之內,要把工部定義為科技類人才的聚集之地。

任何有關農業生產,水利建設,鋼鐵冶煉,天文觀測等有利於社會進步的專門人才都可以參加科舉,並且被納入國家體系之中,可以拿俸祿,吃皇糧,得到優待。

醫療方面也可以操作一下,把醫療也納入科考範圍之內,以便培育更多的醫學方面的人才,為提高魏帝國人口的平均壽命而努力。

這都是可以操作一下的。

如此塑造第三條、第四條進身之階,進一步打通上下流動,也方便魏政府進一步掌控整個社會的精英力量。

於是郭鵬派人把這個消息往外放,他要讓人們知道,皇帝有意將技術和醫學一起納入科舉考試的範疇之內。

並不久遠的未來,或者三年,或者五年,除了文科和武科之外,醫科和工科也會出現在科舉考試之中。

他要允許民間具備這些特殊能力的特殊人才也加入政府,成為官員。

開始塑造輿論基礎。

與此同時,為了更進一步催動科舉帶來的社會氛圍,更加確定科舉的意義,並且增加科舉的包容性,回到皇宮之後,郭某人又“寫”了一首詩來表達自己對於任何方面的人才都非常渴求的態度。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這首詩寫完之後,郭鵬又下令宮中的內侍和內閣官員們一起上陣,把這首詩在短時間內張貼在洛陽的大街小巷,讓所有人都知道皇帝陛下又有新的作品了。

能參加科舉考試的自然能看明白這是裏寫的是什麽。

看不懂的被好事人一傳,也能明白。

而科舉考試除了行政和軍事以外,又要增加其他科目的考核內容的消息也一起放出,不斷的震撼著人們的感官。

科舉考試剛剛舉辦第一屆的第一天,皇帝就對外宣布要在未來對科舉考試進行改革,還要允許醫療方面和科技方面的專業人士參加科舉考試,取得正式身份,得到國家的認同。

的確很讓人感到震驚。

不過皇帝陛下辦事素來都能震撼世人,對於這一點,沒人會反對。

能廢掉察舉創立科舉,本來就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現在只是寫了一首詩,然後往科舉考試裏添加一些內容,根本不值得奇怪……個鬼啊!

醫療和科技,那屬於方技和奇技,素來不受重視。

在注重自身修養、道德和文學的人們的心裏,醫療還能算是有點用處,畢竟能治病救命。

但是科技這玩意兒就是閑來無事拿來消遣取樂的。

就這樣還有人說是玩物喪志,應當將其徹底罷黜,並且把歷代興衰的原因之一也歸咎為皇帝本人是否【玩物喪志】。

在他們看來,對於農業和醫學還有天文學沒有幫助的,應當全部罷黜。

特別不應該出現一些科技上的創新,更省力更便捷之類的,以免讓工具人們多出了休閑娛樂的時間,不認真耕田種地,反而還要生出一些不該有的心思。

這是一種統治者的心態。

只要讓除了統治階層以外的社會階層都忙於自己的本業,為了吃口飯不得不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勞動上,這樣就最好了。

讓他們有的吃,但是卻吃不飽,這在統治者看來就是最完美的社會狀態。

道家就有一種【機心】的思想,認為科技的進步對人們的生活未必是好事,且拒絕科技的進步,小國寡民老死不相往來的消極態度一覽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