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0章 皇帝太安靜了(第2/2頁)

這群人白天黑夜不斷的忙碌著,頗有一種自己進入了修羅煉獄的感覺。

但是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有些人受不了這樣沉重的工作壓力,上表請求皇帝顧全大局,響應士人們的號召,把一切恢復原樣,這樣,朝政就能快速恢復運轉。

這是他們唯一的請求。

不然這樣下去的話實在是非常勞累,真的受不了。

但是這段時間以來,皇帝就像是什麽都不知道一樣,一句話不說,一點事情也不做,任由士人們對整個洛陽輿論場進行暴風式的洗禮。

皇帝慣於使用的最強嘴臭武器陳琳一句話也不說,平常為皇帝幫腔的禦用文人集團也一言不發,那些往日裏的舔狗們也一言不發。

之前幾乎把皇帝捧成聖人的士人們現在是反對這一政策的急先鋒。

看起來,皇帝和許靖折騰出來的這件事情似乎讓皇帝陛下眾叛親離。

一朝遇到士人們如此強力的反抗,就算不涉及到軍事層面,也依然讓皇帝非常為難,讓皇帝措手不及。

所以有理由相信,皇帝找不到願意支持自己的人,現在,正在想著用什麽辦法體面的把這件事情終結掉。

某個人提出了這樣的看法之後,參與反抗的士人們更加激動,開始加大力度圍攻許靖和四大家的府邸,加大力度罷課罷學,有走在街頭巷尾到處宣揚許靖的黑歷史。

現在洛陽小兒都知道許靖之所以和族人許邵鬧翻,是因為許靖和他的小妾私通,搞出了非常狗血的事情。

還有四大家各自代表人的一些不知道真偽的黑歷史,以及他們的子弟的一些【風流韻事】。

洛陽百姓不明所以,已經在日常生活中把這件事情當做笑談來看待,成為了他們業余閑暇時期的開心一刻。

而在這樣的氛圍之中,卻也隱藏著某些人的一種莫名的擔憂。

皇帝太安靜了。

這不對勁。

從皇帝以往的行動模式可以看出,皇帝非常強勢,就算一時不占上風,也會一直堅持到占了上風為止。

除非這一次真的是包括陳琳在內的所有禦用文人集團全部反水,皇帝真的眾叛親離,否則皇帝怎麽會一言不發呢?

這不對啊,皇帝怎麽會一個支持者都找不到,就眾叛親離了?

就算士人都不支持,他的親族會不支持?

曹氏夏侯氏不支持?

剛剛達成聯姻的四大家族會不支持?

他的那些親信、故吏會不支持?

全都背叛了?

哪怕是那些寒門子弟?

不會吧?

在越來越多的士人官員感覺到局勢大好從而放棄隱忍加入到反抗隊列當中的時候,一部分人的感官卻越來越差。

他們總覺得有什麽事情即將要發生。

他們越來越擔心,越來越害怕。

長期處在郭某人的政治壓迫之下的敏銳的政治嗅覺告訴他們,不對勁,這很不對勁。

一定有什麽事情被忽略了。

可是,到底是什麽被他們忽略了,他們卻不得而知。

其實別說他們,高官顯貴們其實也在疑惑為什麽外面都吵吵成了那樣,皇帝還是一言不發穩坐釣魚台。

曹操不知道,郭嘉不知道,郭鵬最親信的兩個人都不知道他為什麽那麽淡定。

士人的大串聯已經讓朝廷超過百分之五十的官員都罷工不幹了。

剩下不到百分之五十裏,那僅存的不到百分之二十的士人官僚也隨時可能反水,並且正在不斷的反水。

九月份往後,還留在官署裏辦公的士人官僚已經不足百分之十。

如此危機的局面,皇帝居然一點反應都沒有。

內廷沒有動靜。

禁軍沒有動靜。

城外的衛軍也沒有動靜。

皇帝照常吃喝照常處理國務,面對曹操等官員們的疑惑和請求,他一概置之不理,就像是放棄掙紮一樣,似乎想要和士人們比比誰耗得過誰。

曹操曾在午朝上向郭鵬提出自己的擔憂。

“目前消息並未傳遍全國,一旦傳遍全國,必將引起地方郡守、刺史們的動蕩,屆時人心不穩,國朝穩定不再,臣請陛下立刻制止太學生和官員的行動,恢復秩序!哪怕是用一些強制手段。”

曹操的屁股自然是坐在郭鵬這邊的,他很願意幫助郭鵬達成他的目標,但是郭鵬這一動不動的態度讓他感到憂慮。

郭鵬只是笑了笑。

“孤一向不會因言治罪,而且,強扭的瓜不甜。”

“可是陛下,這不是……”

曹操還想說些什麽,卻被郭鵬制止,沒讓他繼續往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