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4章 皇帝兵出洛陽(第2/2頁)

離開宮城向洛陽城北前進的時候,沿途,會有大量黎民百姓圍觀這場皇帝的出征。

郭鵬出征以前,很早就布告了這件事情,做好了宣傳,全洛陽人基本上都知道皇帝這一次去是要把鮮卑人徹底消滅掉。

對於如今的洛陽人來說,對鮮卑人恐慌的記憶已經比較遙遠了。

如今的洛陽人大部分都來自青兗二州,也有少部分來自河北和南方。

鮮卑橫行無忌造成恐慌的歲月已經遠去十年,就算是原來的河北人看來,這樣的記憶也相當遙遠。

他們甚至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再去關注這些鮮卑人的消息了,還以為他們已經不存在了,結果皇帝大規模北伐的消息傳出來,他們才意識到鮮卑人原來還在。

魏軍總是主動出擊,沒有給鮮卑人南下叩關的機會,不過鮮卑人依然保持著相當的實力,需要皇帝率領大量軍隊親自北伐。

皇帝的北伐,是為了消滅鮮卑人,是為了讓鮮卑人從此不復存在,不再有南下扣關的機會。

皇帝此次北伐,是要徹底掃滅整個草原上的部族,把草原也給變成魏帝國的領土,讓邊民從此以後都能自由自在的在草原上遊蕩。

也就是說,皇帝一旦打贏此戰,從此以後,就再也不會有北虜叩關的情況發生了,大家從此以後都能安居樂業,再也不用擔心被擄掠到草原上回不來了。

這是何等偉大的皇帝陛下,何等為大的事業啊。

一段時間的宣傳之後,整個洛陽都在熱議這樣的事情,都在稱頌皇帝陛下的偉大事業。

他們歌頌皇帝陛下的偉大事業,就像當年擁護皇帝陛下即位稱帝的時候一樣。

不同的是,這一次,感覺距離他們更近了。

消滅了所有的北虜,那麽大家也能安全一些,不是嗎?

再也不會有騎著馬揮著馬刀的野蠻人沖到面前燒殺搶掠了,這不是很好嗎?

所以在郭鵬出征的這一天,出於這種情緒也好,出於想要湊熱鬧的情緒也要,出於想要看看皇帝長什麽樣子的情緒也好,反正,幾乎全洛陽人都出動了,人山人海。

郭鵬沒有坐進屬於自己的馬車,而是一直騎在馬上,穿著戰甲,用最英武的姿態讓子民們看到他們的皇帝到底是什麽人。

讓他們近距離的看到,接觸到,知道正在統治他們的,是什麽人。

子民們看到了身穿戰甲英武非凡的皇帝,看到了萬眾簇擁之下威風凜凜的皇帝。

這位,就是那位從沒有打過敗仗並且最終建立了魏帝國的皇帝,他們所有人的皇帝陛下。

郭鵬一路騎在馬上,用並不緩慢的速度,一邊前進,一邊觀看著自己的子民們。

隊伍很長,人很多,雖不說前歌後舞,戰鼓聲一直沒有停過。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忽然間,【萬勝】這般的歡呼聲驟然響起。

好像是民眾那邊喊了出來,一個人兩個人喊,然後漸漸匯聚成一種可以震動天地的聲音。

很快,這樣的聲音就遍布了整個洛陽,整個洛陽城內外都能聽到這種喊聲。

這是對於魏軍的出征毫無疑慮的信任感,絲毫不懷疑他們會獲得勝利的信任感。

在這樣的呼喊之中,皇帝依然保持著威嚴的神色,表情沒有任何改變。

而軍隊的步伐也沒有因此而受到任何的影響。

他們依然踩著極其堅定的步伐,按照一直以來的規範,向城外走去。

歸來之時,也是榮耀回歸之時。

郭鵬親自帶領從洛陽城出發的這支軍隊,其實只是禁軍中的一部分,約三千人,五千人的精銳禁軍,郭鵬帶走了三千人,留下兩千人給郭瑾。

典韋被郭鵬帶著,許褚被郭鵬留給了郭瑾,讓許褚統領剩下來的禁軍近距離保護郭瑾,而典韋就率領其他的禁軍隨郭鵬踏上戰場。

禁軍一直都是魏軍群體內素質和戰鬥力的天花板。

用最好的武器,吃最好的夥食,護衛安全等級最高的皇帝。

他們的任務就是讓鬼都不敢接近皇帝,任何懷揣敵意接近皇帝的人,都將被他們從肉體到靈魂上一起抹掉。

其他時候,他們時不時的還會客串正義使者、蓋世太保、特種部隊等等不同的身份,承擔起不同的職責,就為了滿足皇帝的需要。

比起衛軍,禁軍更像是皇帝的私人部隊,真正意義上除了皇帝本人的命令之外誰的命令也不聽的那種。

郭鵬就被這樣一群人擋殺人佛擋殺佛的存在護衛著。

他迎著子民們崇敬的目光,離開了洛陽城,離開了這座帝都,這座全國最為繁華的國際化大都市,奔赴可以預見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