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0章 郭鵬還會繼續折騰下去(第2/3頁)

張昭煩不勝煩,直接閉門謝客,對任何人都不理不睬,然後稍微打聽一下,就知道許靖也做出了一樣的選擇。

盡管如此,這些如同蒼蠅一樣讓張昭和煩不勝煩的家夥們依然圍繞著他們,不放過任何一點機會。

這個消息也被郭鵬知道了,他饒有興趣的觀看著這樣一場他親手導演的大戲,看著這人間百態,為之感到愉快。

他當然不會覺得天下英才都到了他的口袋裏。

在有限的一群人裏選擇,並不能選拔出多麽優秀的大才。

這種察舉更像是一場遊戲,哪怕被郭鵬限制住了很多很多的條件,依然是一場高級遊戲,沒什麽好玩的。

參與其中的人沾親帶故,一棒子打下去十個人裏面八個都有親屬關系。

這還玩什麽?

許靖和張昭都是明白人,面對這樣的事情,先是閉門謝客,然後居家幾天折騰一番,之後則帶著一份名單去找郭鵬。

這些都是比較重要的職位的備選名單,包括中央官職,郡守還有一些人口大縣縣令的備選名單。

剩下的就是一些較為重要的州郡府裏的輔佐官吏的備選名單,也是掌握較為重要的權力的。

他們詢問郭鵬這樣做是否合適,那樣做是否合適。

這種行為讓郭鵬意識到他們是可堪一用的。

而這次機會,也是擴大朝中第三方的勢力的一個好機會,所以對於他們在其中多任用非青兗冀三州人士做官的行為,郭鵬表示了理解。

“你們要多多選拔真正有才華有品德的人擔任這些重要職位,讓他們牢記之前那些犯官的下場,不要因為些許蠅頭小利而失了氣節。”

失了【氣節】的下場就是失掉性命,對於這一點,郭鵬感覺他們一定不會不理解。

許靖和張昭按照郭鵬的期待,從不獨斷專行。

這一點就和當初的程昱還有崔琰不一樣。

吏部和禮部的事務,在許靖和張昭看來,但凡涉及到官員選拔的事情,除開一些基層的村長鄉長這一類的官職之外,州郡縣三級官僚和中央官僚的名單都會上報郭鵬。

他們會做好名單報備,選什麽人,不選什麽人,第一選擇是誰,備選人是誰,還有出身籍貫之類的,都會完整的標注下來讓郭鵬看到。

郭鵬對他們的工作態度感到滿意。

他們要意識到自己的處境以及自己最該做的事情,他們執掌這份權力唯一的原因就是皇帝需要。

他們不需要向尚書令和尚書仆射負責,他們只需要對皇帝負責就好了。

沒錯,現在吏部和禮部的事務已經不再向尚書令和尚書仆射這一環節進行請示了。

本來,尚書台八部的工作都要匯總到尚書令這裏,由尚書令進行初步決斷然後上報皇帝。

但是經過之前的政治風波,吏部和禮部的控制權實際上已經從尚書令和尚書仆射轉移到了皇帝這裏。

吏部和禮部已經開始在事實上直接向皇帝負責,直接向皇帝匯報工作,對尚書令和尚書仆射已經基本上不負有什麽義務,更像是皇帝的直屬部門內閣一樣。

而對此,程昱和田豐沒有任何辦法。

他們可不敢讓吏部尚書還有禮部尚書到自己這邊來匯報工作而不是去皇帝那邊匯報工作。

原本程昱執掌吏部,田豐通過崔琰控制禮部,雙方旗鼓相當,鬥的有來有回,把持朝政大局,但是現在這兩個部已經脫離了他們的掌控。

他們彼此都失去了至關重要的權力,不能繼續掌握這樣至關重要的權力,也無法對朝廷人事進行幹預。

許靖和張昭直接帶著手上的權力向皇帝投誠,事事向皇帝直接匯報,繞過尚書令和尚書仆射,就像他們完全不存在似的。

尚書台八部裏至關重要的吏部和禮部已經被皇帝直接掌控,這意味著皇帝對程昱和田豐不復之前的信任。

皇帝通過許靖和張昭控制朝廷人事大權,牢牢把控住了大家的命脈,掌握了朝局風向。

許靖和張昭也是沒有氣節的人。

不按照朝廷規矩來,居然直接繞過頂頭上司向大老板直接匯報日常工作,對於頂頭上司只提交一份備忘錄似的東西代表已經匯報過工作了,完全不把頂頭上司放在眼裏,這算什麽?

感覺尚書令和尚書仆射對這兩個部完全沒有任何管轄權一樣。

面對如此不尊重上官、蔑視上官的行為,尚書台內部盡管私下裏議論紛紛,卻沒人敢公開譴責張昭和許靖。

相反,還有不少人試圖打通和張昭還有許靖的關系,進一步聯通到皇帝那邊。

對於這樣的現象,大部分人都覺得這是一時的懲戒。

因為皇帝對程昱和田豐之前鬧騰的不滿,時間久了,吏部和禮部的控制權還是會交還給尚書台的,並不會改變目前的朝廷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