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1章 我,還是當年的那個我(第2/2頁)

若我的能力強,就多做一些改變,若我的能力弱,那就少做一點,若我沒有能力,那就沒辦法了,只要我有機會,我一定會做,我不是坐以待斃的那種人。”

曹蘭沒有再多說什麽,幫著郭鵬穿戴好了盔甲,為他戴上了頭盔,然後看著自己的丈夫。

“現在你是如此,以後,阿瑾也會這樣嗎?”

“他未必需要禦駕親征,可他不會比我輕松,說不定,他會比我更累,我留給他的是骨,他要在骨之上增添血肉,他沒有選擇。”

郭鵬深吸了一口氣:“當我的兒子,做魏國的皇帝,就必須要如此。”

皇帝的威望是震懾官員鞏固權力的最好臂助,而威望不是平白無故得來的,威望是靠皇帝自己的努力掙來的。

郭鵬久不出征,已經有不少官員漸漸淡忘了這天下是郭鵬這位皇帝親自帶著軍隊一點一點拼殺出來的,魏帝國,是郭鵬親自率領魏軍締造而來的,一切,都是他的努力。

他是這個國家的創造者,獨一無二的真正主人。

而作為他的部下,居然想瞞著主人為自己謀私利,吃相還那麽難看,已經嚴重挑釁了郭鵬身為皇帝的威嚴。

不懲治他們,不足以體現皇帝的威嚴,而不能取得勝利,則不足以維持皇帝的威望。

為了這份威望,郭鵬將會再次領軍出征,去打敗棘手的敵人,獲取無上軍功。

郭鵬直屬的中央禁軍和衛軍的數量在這些年還是有所增加的,從十二萬的額度增加到了十五萬。

在逐漸裁撤揚州和荊州方面以及東北方面的部分軍隊的同時,郭鵬也注意一點一點的擴大直屬皇帝指揮的禁衛軍的軍力和人數,以確保皇帝執掌的軍隊數量永遠可以壓制住地方的勢力。

而本次出征,自然也是以禁衛軍為主體。

為了增強禁衛軍的實力,郭鵬早已下令將隴西馬場和並州幽州所飼養的一些戰馬送到京畿地區來,裝備給禁衛軍,增加禁衛軍的騎兵比例。

魏軍中騎兵比例最高的是曹仁麾下的西北兵團,借助隴西馬場的優勢,基本上實現了全面騎兵化。

感受到了全面騎兵化的優勢之後,郭鵬在將要北伐草原的档口,也把大量戰馬裝備進入了洛陽禁衛軍之中,給禁衛軍增加機動力,擴大禁衛軍騾馬化的程度。

這一波就有三十多萬匹戰馬被列入了禁衛軍的戰鬥序列之中。

而還有三十多萬匹用於物資運送的駑馬也將投入到這場戰爭之中,為軍隊的後勤做貢獻。

距離戰爭還有一段時間,但是郭鵬認為禁衛軍應該要盡快進入戰爭狀態,開始戰爭演習。

所以作為大軍統帥,他將親自指揮軍隊進行幾次戰前的重要演習。

趙雲是合格的衛軍統帥,作為衛軍將軍,他負責統領這支魏帝國最為精銳和強大的軍事力量,駐守京畿地區。

但是趙雲是一個非常懂得分寸的人。

他知道自己的職位非常敏感,知道自己能擔任這個職位是因為自己身為元從功勛大將且素來為郭鵬所信任。

換上其他人,真不一定能擔任這個職位。

最早他是郭鵬的親兵出身,被郭鵬親自帶在身邊指導文化,指導兵法,一手帶出來,所以才受到信任,擔任這個職位。

而趙雲也知道皇帝的信任不是無緣無故且一以貫之的,曹洪和郭棟兩人的存在並非毫無意義。

所以他平素裏也從來不做任何出格的事情。

不和任何行政官員來往,和其他領兵大將的關系也是平平淡淡,似乎沒什麽朋友,日常生活兩點一線,不是軍營,就是家裏。

不喝酒,不賭博,不去青樓玩女人,除了日常工作以外,稍微有點閑暇時間就看書,練字,那字寫的是越來越好。

正是因為如此的嚴格自律,趙雲才能在郭鵬的身邊擔任這樣一個重要的職位。

事實上,郭鵬早已不打算將自己目前設置的一些重要職位在目前擔任的人卸任之後再轉交給其他人。

這些職位之高,權力之重大,本身對於皇權來說就是一個不穩定因素。

之所以存在,純粹是為了酬謝功臣。

酬謝這些功臣在立國的過程之中為郭魏帝國拋頭顱灑熱血的功勞,這是社會的共識。

若不酬謝功臣,你這個王朝還能得到人才的向往和追隨嗎?

但是當功臣不再,王朝步入平穩發展的正軌之後,這些重要的職位就不應該繼續存在了。

開國帝王壓得住開國功臣,後世沒有軍功地位的帝王壓得住這些權臣嗎?

所以衛軍將軍、尚書令等等重要的軍事、政治實權職位都會在並不遙遠的未來遭到廢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