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9章 冀州貪腐案(第2/2頁)

他們只能被傳染,從而墮落,走向貪腐的不歸路,進入這不歸的輪回之中,走向死亡。

趙郡,安平郡,巨鹿郡,清河郡,渤海郡等等等等諸多郡縣都出現了這樣的問題,所以當蒯良帶隊抵達的時候,已經被審查的官員實際上已經很多了。

基本上查出來一個稍微用點刑罰就能拔出蘿蔔帶出泥,一鍋端,從而揪出很多隱藏在暗中不顯山不漏水的角色。

這幫家夥隱藏的還相當好,要不是同伴扛不住各種銷魂的刑罰,他們還真有可能就這樣隱藏下去不被發現。

蒯良抵達以後審查的最大一樁貪腐案是經年累月堆積而成的陳年案件,一樁涉及到一萬多斤風幹牛肉和腌制豬肉的案件。

案發地是清河郡,於是這個郡的整個法曹系統和兵部倉儲系統都被一鍋端了。

最後查出來也沒冤枉這波人。

他們在五六年的時間裏,每年都悄悄地把倉儲之中的肉類弄出那麽一部分變成無主之物,然後讓他們愉快的把這些無主之物買到烏丸部落裏,讓他們從中賺取大量的錢財。

感情這樁案件從魏王國建立的時候就開始了,而當時郭某人一心一意為了稱帝而努力,都沒有關注過這件事情。

所以查出來這個問題之後,調查組的官員就相當惱火,覺得這樣的事情出現了,還出現那麽多年都沒有被發現,可見地方吏治之敗壞。

一刀狠狠地殺進了地方司法系統和倉儲系統裏,給裏面的人換了換血。

毫無疑問,這波人必死無疑。

蒯良上表把這件事情送到了洛陽去讓郭鵬知道,不過十天功夫,皇命就傳來了。

相關官員全部斬首,家人包括涉案的族人、朋友一類人全部抄家,沒收所有財物,流放到平州最偏遠的郡去屯田,改換戶籍,終生不得回歸中原,遇赦不得歸。

並且之後查出來的涉案人員一概按照這樣的標準來處理。

我不要活的,罪臣在我這裏沒有活著的價值,殺光。

當然了,如果有主動站出來認罪並且檢舉他人且查實的,就可以免死,視情況而定,其他的懲罰也可以相對應的減輕。

這樣的規則也推廣到全國範圍之內。

郭某人倒要看看這些年地方上到底藏汙納垢到了什麽程度,看看這幫人互相撕咬之下,能揪出哪些讓他感到無比愉快的事情。

這樣的規則最先在冀州推廣,因為皇帝下的必殺令而驚懼欲死的某些官員大喜之下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立刻就把之前不願意說出來的事情給說出來了。

那些身份不一般的,牽扯到中央的,牽扯到地位比較高的官員的,這些事情就全部都給吐露出來了。

為了讓自己活命,這幫家夥也是什麽事情都能幹出來。

反正死道友不死貧道。

蒯良看到這些交代出來的成果時,表面憂慮,心中卻已經樂開了花兒。

調查組的官員不太會掩飾,直接就把喜悅的表情露在臉上,看的非常興奮,感覺他們立下大功賺取政績的時候就要到了。

某些官員的倒黴總是伴隨著某些官員的運氣和上位,這種機會很難得,不知道什麽時候才會有,所以對於很多官員來說,這一次,是十分難得的天賜良機。

冀州貪汙案的爆出和涼州貪腐案的爆出時間相隔不遠。

而在涼州大案爆發之後,很快牽扯到了雍州,牽扯出了雍州的一些人。

雍州的吏治情況不會比涼州好多少,但是在築路糧貪腐案這件事情上,雍州官員還真的牽扯不深。

很多事情都是物資撥付到涼州以後,涼州官員自己折騰出來的。

他們把東西運到雍州銷贓,雍州官員不知道,東西就在雍州本地消化掉了,比如漢中,還有上庸。

甚至還有一些東西運到了京畿地區消化掉。

於是調查組在雍州追查那些協助銷贓的不良商販,將他們抓起來問罪,斬首,抄家,男子全被殺死,女子全被發賣為奴。

有些賣到了青樓一類的地方,有些則直接扔到軍營裏,以此作為最殘酷的懲罰。

雍州一共有二十三家商戶被抄家,他們都在長安城內居住,抄家所得數千萬錢,可見這些不良商販平時也不是老老實實做生意的人。

得知他們被抄家之後,長安城的百姓多有談笑慶賀者,這更加佐證了這些商販不是什麽良心商販。

為此,調查組還調查了長安市集的市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