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0章 司馬懿知道答案(第2/3頁)

到底是什麽樣的冤屈在地方上解決不了,上天無路下地無門,以至於需要到天子腳下敲響這面登聞鼓。

皇帝就要介入了,用自己至高無上的威望去介入這件事情,看看到底是哪些妖魔鬼怪在作祟。

不過雖然郭鵬設置了登聞鼓,但是在很多官員看來,登聞鼓的象征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只是一個念想,沒什麽太大的意義。

用腦子想想也知道,真要是大家這些當官的不想讓人知道的事情,苦主真的有機會敲響登聞鼓嗎?

地方上官官相護難道是少見的事情?

前朝也好,今朝也罷,這樣的事情難道真的會消失?

真的有什麽政治人物願意為了一介草民冒著得罪同僚且政治生涯歸零的風險去主持正義?

不少人都在心裏默默嘲諷這一措施的象征性意義。

給人一個毫無可能的期待,到底是為了什麽?

皇帝的惡趣味嗎?

皇帝這樣做只是為了向大家展現一個姿態吧?

讓大家知道他很在意民生,他想聲張正義,可實際上呢?

真要說起來,從中央到地方,敲響登聞鼓並且成功伸冤的,怕也只是一個小概率事件,是一個讓人難以相信真的可以成功的美好念想。

只是一個念想而已。

正應了那句話。

【誰敢有冤啊?】

皇帝的惡趣味未免也太殘酷了一點。

司馬懿覺得像自己和諸葛亮這種生活在上層社會的人更應該清楚這一存在的現實意義。

只是一個政治遊戲符號罷了,登聞鼓設立至今無人敲響過難道不就是現實對這個遊戲符號的回應嗎?

登聞鼓過去不會被敲響,現在不會被敲響,以後也不會被敲響。

大魏帝國國泰民安,國強民富,官員奉公守法,百姓安居樂業,人人稱頌皇帝仁政,沒有任何不法之事,實乃人間仙境!

這就是現實。

可是現在諸葛亮卻告訴司馬懿,說他相信登聞鼓的存在是有實際意義的,真的有人可以通過登聞鼓伸冤成功。

只要敲響那面登聞鼓,就能伸張正義。

惡人會被懲處,正義的人會成功主持正義,受到傷害的人會得到補償和幫助,之後,會一直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

如此這般的童話。

司馬懿不免為此感到詫異。

孔明,你是被豬油蒙了心嗎?

如果可以,司馬懿是真的想這樣詢問諸葛亮。

得知此事之後,內閣裏有人戲稱【堂下何人狀告本官】這種事情,你真的以為不存在?

司馬懿很想大肆嘲笑諸葛亮。

如果這是在酒桌上發生的事情,借著酒勁,司馬懿一定會這麽做。

狠狠地嘲笑諸葛亮的天真。

但是現在不是,諸葛亮清醒著,他也清醒著。

“登聞鼓……孔明,天下間的不平事,登聞鼓真的可以解決嗎?一面登聞鼓能有那麽大的影響?”

“我不管它有沒有那麽大的影響,它在那兒!仲達,登聞鼓在那兒!冤屈也在那兒!”

諸葛亮死死的盯著司馬懿:“朝廷法令,明文規定,它就在那兒!它在!”

“孔明,聽我一句勸,這件事情你不能管,換一個其他地方出身的人可以管,但是你不行。”

司馬懿苦苦勸告。

諸葛亮看了看司馬懿。

“那仲達,你願意管嗎?我不管,我的身份特殊,你可以,你的身份不特殊。”

諸葛亮的這個問題就讓司馬懿覺得啼笑皆非。

【別這樣問我!

我都說了!別這樣問我!】

司馬懿真的很想一把甩開諸葛亮的手讓他離開這裏,別拿這種送命題去問他。

白發老父的殷切期待,六個弟弟的美好前途,都等著他去開拓!

他不會回答,他不知道該怎麽回答。

但是諸葛亮的眼睛就那麽直勾勾的盯著他。

還是那麽清澈,堅定,沒有一絲迷茫。

不知怎的,一種厭惡的情緒忽然占據了司馬懿的整個思維。

【你知道嗎,孔明,有些時候,我真的很討厭你。】

一個聲音在司馬懿內心深處響起。

這讓回過神來的司馬懿自己都被嚇了一跳。

司馬懿深吸了一口氣,強行讓自己鎮定下來。

“孔明,你不要想太多了,這件事情牽扯面一定很廣,如果真的牽扯到了很關鍵的地方,終究是會有人來管的,所以……”

“你來管嗎?仲達?”

諸葛亮就這樣看著司馬懿。

司馬懿舔了舔自己有些幹燥的嘴唇。

他不知道自己該說些什麽。

他知道諸葛亮這樣想是對的,內心深處的那個聲音告訴他,這是對的。

但是他也覺得這是錯的,也有一個聲音,一個更大的更容易聽到的聲音告訴司馬懿,這是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