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7章 諸葛亮心裏有些刺痛(第2/2頁)

怎麽會這樣?

朝廷標準改變了?

諸葛亮最開始知道的時候曾想過立刻去找曹仁詢問這個事情,不過他很快冷靜下來。

先是安排人去郡裏面打聽築路民夫的夥食待遇問題是否有了改變,並且又派人分頭去各段築路工地上打聽他們的夥食情況。

路是分段修築的,一般以一個縣為單位,一個縣區域內的路算做一段,每一段路又會按照一定的長度和地形分作數節。

並且為了更好的顧及到築路民夫的利益,朝廷的政策是縣級地方官僚只負責征集民夫送到工地,然後在完工輪換的時候把舊人接走,換上新人再來幹活,如此循環。

其他的事情都是郡級官員和州級官員負責。

比如物資的安排,食物的安排,築路工程進程的安排之類的。

這些都是中央工部牽頭,地方州、郡兩級政府負責管理安排,工地上也是他們派人盯著,軍隊協助管理治安,調動軍隊火頭軍負責做飯。

縣級以下政府管不到物資調配的問題,諸葛亮就完全觸碰不到物資調配的問題,只負責征集民夫。

朝廷的意思是少一些經手官員,就少一些貪汙腐敗的可能,為了管住官員的手,朝廷也是煞費苦心。

但是情況似乎並不那麽簡單。

諸葛亮派去明察暗訪的人很快回來了。

從敦煌郡府回來的人告訴他,他所打聽到的結果是政策沒有改變,還是一天三頓飯,五天一頓肉的夥食標準,朝廷就是按照這個標準來執行的,一應物資也是照這個標準下發的。

這讓諸葛亮很吃驚。

也就是說,有人從中作梗,中飽私囊,把朝廷下發的物資貪汙了?

接著,去各處工地秘密調查的人則帶回了更加讓諸葛亮感到驚訝的事情。

他們一共去了從敦煌到廣至縣的七節築路工地上觀察工地上的情況。

然後發現七節築路工地上都是一樣的情況。

一天兩頓飯,鹽水拌飯,別說吃肉了,肉皮都見不到蹤影,鹽水還給不多,就和商量好的一樣。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地方要麽沒有軍隊管理治安,要麽做飯的也不是火頭軍,而是不知道什麽地方找來的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