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8章 他們的皇帝陛下正在看著他們(第2/3頁)

郭嘉也是最得到郭鵬信賴的人之一,早些時候郭鵬還在戰場上征戰的時候,郭嘉就經常隨侍左右。

後來郭鵬退居二線不再親上戰場之後,郭嘉就經常持節上戰場擔任督軍,作為郭某人的特使存在。

而這一次,郭嘉又被郭鵬選中擔任首陽山講武堂總辦,代替政務繁忙不能親自授課的祭酒郭某人管理整座首陽山講武堂的五百名精英。

首陽山講武堂在延德四年年初修建的差不多,二月基本上完工。

三月份的時候,最終入學名單也已經到手,郭某人便下達了開學的命令,讓五百名精心選拔的精銳士兵入學。

他們在首陽山講武堂裏接受作為軍官指揮軍隊的能力培訓,加強化培訓,傳授各種行軍打仗的知識給他們,並且進一步傳授文化知識給他們。

郭魏軍隊裏每天都會有文化課。

軍隊裏的軍法官會一邊普法一邊教軍隊裏的士兵學習認字,基本上兩三年下來,活著的士兵都能認下來七八百個常用字,聰明的能認一千多個,那就算文化人了。

不僅要會認,還要會寫。

隨著郭某人日漸變得財大氣粗,軍隊裏的紙張和筆墨數量也漸漸變多。

軍隊已經逐漸擺脫了早先用石頭在地上比劃的窘境,開始變的專業起來。

不過這終究只是掃盲性質的,若要成為真正的文化人,就要讀書。

那麽去什麽地方能讓出身卑賤的大頭兵讀書明道理呢?

首陽山講武堂。

多少人擠破腦袋也要去講武堂,多輪殘酷的競爭之後,最後五百人驚險勝出,成為最後的勝利者。

這五百人不知羨慕死了多少軍隊裏的戰友袍澤。

運氣好,實力強,本身也聰明。

優中選優之下,這五百人的素質相當高,每個人都能認識一千個以上的字,會讀寫,已經具備了初步的學習能力。

所以郭嘉帶著一群參謀台裏的精英參謀拉開陣仗,給他們講解兵法,用沙盤和兵棋輔助教育。

五百人學員分做十個學習班,一個班五十人,三個參謀分管一個學習班,對參謀台來說壓力並不大。

沙盤擺起來,兵棋擺起來,在制作精良的沙盤上模擬戰爭,用這種接近實際的方法來講解兵法要義。

告訴學員們要如何行軍,如何選擇道路,如何選擇地形安營紮寨。

這是兵法課,自然也少不了軍事技能和長距離的拉練。

除了正常的刀和長矛的使用之外,郭某人把自己鍛煉肌肉使用的各種現代鍛煉器械在首陽山講武堂內復制了一些。

然後讓精心挑選的練兵教官帶著他們做,用科學合理的方式鍛煉他們的身體,錘煉他們的意志。

五百人的高蛋白飲食是郭某人負擔得起的。

不用人人都那麽高的標準,但是每天都會給他們吃上肉和雞蛋,讓他們在良好的營養搭配下錘煉出堅強的肉體和強大的意志。

然後把這種精神帶到部隊裏,讓魏軍更加精銳。

對於如此高規格的待遇,五百名精英學員感激涕零。

他們每天早上對著首陽山講武堂內的石雕郭某人橫刀立馬塑像大聲表忠心表決心,然後才開始新的一天。

這是郭嘉主動提出來的,要讓他們知道自己該為誰效忠,是誰給了他們如此高的待遇,讓他們每天都能吃到肉和蛋,要讓他們知道感恩。

於是郭某人一拍腦袋,就決定讓雕刻石匠們雕刻一尊郭某人橫刀立馬的威武塑像,把擺在講武堂的練兵大操場的正中央。

每天早上早訓練開始之前,都讓訓練學員們對著郭某人的威武塑像表忠心表決心,讓他們知道——他們的皇帝陛下正在看著他們!

當然了,郭某人也不會就真的不親自去看了。

開學當天,郭某人就去發表了演講,五百名學員看到皇帝親臨現場,無不激動的滿臉通紅,感覺血管都快要炸了。

之後郭某人也基本上保持每個月去一到兩次講武堂的頻率,展現自己的存在感,並且每次去都會給學員們帶一些好吃的。

賺足了忠誠度。

本來郭某人在軍隊裏的威望就是無可比擬的。

現在的魏軍高層和中堅都是郭某人一手帶起來的,魏軍就是郭某人建立起來的,和他出生入死無數次,在戰火中錘煉出了魏軍的強大和對郭某人的歸屬感。

現在只是進一步強化這種歸屬管。

因為郭某人不會經常呆在軍營裏,也不會總是親自統兵了,他是天子了,統兵作戰的話,就是禦駕親征了。

天子是不能隨便禦駕親征的。

天子禦駕親征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被逼無奈情勢所迫,一種是有必勝的把握,所以一般來說,天子出征,戰必勝,攻必克,不能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