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3章 郭某人絕不認同!(第2/2頁)

蔡邕有一段時間沒見到郭某人了,尤其在崔琰案發生之時,蔡邕作為司徒,很好地貫徹了政治花瓶的存在意義。

和當時崔渠案爆發的時候一樣。

蔡邕待在太學裏教授課程,一言不發,對外界的政治問題沒有任何看法,讓太學生們【莫談國事】,繼續潛心學習。

“讀書的機會對你們來說是很難得的,外面發生了什麽,不要去在意,陛下不會讓任何人沖擊到太學,而你們若要進入仕途,便唯有太學一條路可走。”

這是蔡邕當時對所有太學生說的話。

然後太學生們在整場風波中沒有任何動向。

蔡邕就像是一尊大佛一樣,坐在太學裏不動彈。

授課也好,著書立說也好,閑下來了,長女蔡琰和次女蔡婉也會帶著孩子來看他。

蔡琰和曹昂也生了孩子,比郭瑾和蔡婉的孩子早一個月出生,現在也是小不點,兩個外孫經常去看蔡邕,那就是讓蔡邕感到無比開心的事情。

除此之外,蔡邕真的是基本上啥也不說,啥也不做,兩次政治大案發生的時候,蔡邕都和空氣一樣毫無存在感。

或許這也是他的政治地位十分超然的原因吧?

當時的人們都是如此猜測的。

因為蔡邕什麽權力也沒有,所以郭鵬對待蔡邕很好,滿朝上下唯一一個一萬石的官員就是蔡邕,其他任何人的俸祿都沒有蔡邕那麽高。

蔡邕覺得那麽高的俸祿對他來說有點浪費了,他也不知道怎麽花掉這些錢,全部存下來好像也沒什麽意義。

郭鵬不管,俸祿照發。

於是蔡邕就拿出自己的俸祿裏的相當一部分放到朝廷整治黃河沿岸蝗災的專項資金裏。

他說他年紀大了,不能身體力行做點什麽,那就拿點錢出來,也算是為國為民的一片心意。

蔡邕是滿朝臣屬地位最高的一人。

雖然沒什麽實際權力,但是被郭鵬高高捧起的他,已然有了超然的政治地位和號召力。

在蔡邕的行動之後,很多官員不管心甘情願還是被迫,都拿出了一部分俸祿放到整治蝗災的專項資金裏,供整治蝗災工作組使用。

不管是有心還是無意,蔡邕所做的一切都很符合郭某人的心意,而這一次,一樣不會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