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70章 貴霜國似乎有很多黃金?(第2/2頁)

這個時代,除了專業的間諜之外,商旅所掌握的訊息永遠是最多的,馬遠等人來自何方,他們一下子就明白了,然後立刻看到了商機,立刻就表示希望和馬遠做生意。

詢問了一下大宛王使者,馬遠就決定和他們開始做生意,順便了解一下當地的物價。

於是就在路邊上,馬遠就擺開了陣勢和這些偶然遇到的貴霜商人做交易。

因為彼此的貨物不知道該怎麽等價交換,所以馬遠就拿出了自己攜帶的黃金和白銀塊,貴霜的商旅們看到了,也拿出了他們攜帶的貴霜金幣和銀幣,還有銅幣。

馬遠把自己的黃金白銀交給貴霜商旅驗純度,自己也拿過了貴霜金幣和銀幣驗純度。

一邊派人驗純度,他一邊打量著手上拿著的這枚金幣。

正面是一個人的半身像,反過來還能看到一些不知道是什麽人物的雕像,周圍還有一圈沒見過的文字一樣的東西。

雖然看不懂,卻不妨礙馬遠對這個國家的金屬冶煉水平打個不錯的分數。

至少在鑄造金幣這一塊,他們辦的還真不錯。

金幣的圖案看上去很精美,細節上也有很多可取之處,足見工匠的用心良苦。

成色不錯,拿在手裏也很有分量,是很不錯的金幣,證明貴霜國的經濟很好。

而且,這鑄幣技術很高啊。

馬遠在心中默默的給這個國家打了一個分數,認為這個國家的技術上很有可取之處,要是有機會的話,他很想和這個國家來一次技術交流。

看看這個國家有什麽可以學習的技術。

這也是郭鵬交代的,看看貴霜國有沒有什麽可以用在魏帝國身上的、魏帝國本身還沒有的技術。

現在看來,鑄幣技術就很有搞頭。

可惜在魏國國內黃金沒有一般流通,流通的是銅錢,法定貨幣只是銅錢而已。

金銀等貴重金屬雖然也有一定意義上貨幣的職能,但是基本上只出現於大宗商品交易過程之中,亦或是上層社會的利益交換,數量不多,次數也少。

他們的聯合商隊還是為了方便大宗交易,郭鵬才拿出了不少黃金給他們。

確實少,不夠,完全不夠流通之用,要是用黃金和白銀流通,通貨緊縮分分鐘就能要了魏帝國的命。

不過這樣說起來,貴霜國似乎有很多黃金?

沒有足夠的黃金儲量是不能流通這樣的鑄造金幣的,這一點,馬遠還是明白的。

貴霜國內要是沒有充足的黃金白銀和銅,不可能放任金幣銀幣和銅幣在經濟領域內流通。

魏帝國就沒辦法用黃金和白銀來流通,因為黃金白銀的儲量不夠,搞不起,真要讓白銀流通到貨幣領域還要到明帝國時期。

隨著歐洲的地理大發現,之後資本原始積累發展到高峰期,數百年三角貿易積累了大量的財富,之後大量美洲白銀和黃金通過西班牙、葡萄牙和荷蘭的商業行為輸入了明帝國。

然後明帝國才有足夠的白銀搞銀本位,讓白銀進入經濟流通領域。

在此之前,還真的辦不到。

連銅錢的流通都有點緊巴巴,郭某人還為此把數以億計的董卓小錢都給重新熔了鑄錢。

郭某人曾經產生過用銅鑄炮來發展火藥武器的想法,後來算了算自己掌握的銅的儲量,還有未來經濟發展的展望,最後果斷打消了這樣的想法。

魏帝國國內缺少貴重金屬,連銅的儲量都不是那麽足夠。

隨著經濟發展,魏帝國對銅錢的需求進一步上升,東廠在某種意義上也是郭某人為了避免通貨緊縮而設立的。

他需要專業團隊專業團隊按照他的意志高效而準確的開礦。

經濟發展的那麽好,要是到時候因為流通貨幣不足搞出通貨緊縮那就有趣了。

這些事情馬遠都知道,郭鵬和他們開會的時候都說過,所以馬遠清楚郭鵬對金銀銅的渴望。

郭某人是真的非常渴望大量的金銀銅等貴重金屬。

馬遠還知道從前,西漢時代中國曾經大量使用過黃金,當時的黃金似乎真的很多,不過後來這些黃金都不見了。

馬遠曾經為之感到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