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67章 大家都是精壯男兒,並不佛系(第2/3頁)

棗祗從很現實的角度考慮郭魏帝國萬一從西域退出之後的情況。

前漢三通三絕西域,每一次都造成了巨大的損失,棗祗從這一點出發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他顯然不曾了解到郭某人對西域的占有欲。

既然來了,就沒打算走。

“駐軍輪換是有時間區別的,按照西域五城駐軍的距離,起碼是三年才有一輪換,三年不見家人,那會是什麽狀態?你們想想,設身處地的想想。”

郭某人看向了棗祗和董昭。

兩人默然無語。

的確,這是個問題。

魏軍的輪換制度不是一刀切,而是有分不同情況的措施。

原則上是駐軍當地的時間不算軍隊前往當地所需要的時間,而是以抵達當地的時間為準。

然後在具體細則上,各地駐軍輪換駐防的時間安排是有所不同的。

距離洛陽越近,交通越便利的地方,駐軍輪換速度就比較快,基本上是一年為期。

而距離越遠,交通越不便利,則輪換頻率就低,一年半,一年八個月,兩年,兩年三個月,等等等等,並不統一,但是最高不超過三年。

按照西域這個遠隔程度,不算往返當地的時間,那輪換時間必然是三年一次,這一批駐軍士兵至少要三年才能回到內地和家人團聚。

而這三年期間,他們必須要在人生地不熟的西域開拓自己的生存空間,努力適應當地的生活,還沒有人陪伴,一肚子火不知道何處泄。

這是一定會出問題的。

營妓這種存在雖然不得不默認,郭某人也會維持一定的規模,但是根本上解決這種問題還是要靠提高士兵待遇,並且努力幫助士兵組建家庭。

這樣又能解決問題還能提高生育率增加人口,怎麽看都比營妓要好得多。

所以郭某人否定了棗祗和董昭從經濟層面看問題的方式。

“三千士兵駐軍西域,對於我絲綢商路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他們的存在會給魏國商旅帶來很大的幫助,而絲綢商路未來又能帶動多少商業稅收,我也不想多說,你們看呢?”

郭某人打量了一下棗祗和董昭。

棗祗和董昭互相看了看。

“那,不如調撥一些營妓前往,或者讓西域諸國出點力氣,安排一些女人,大不了我們付些錢給他們,也就解決了。”

棗祗給出了新的建議。

郭鵬還是搖了搖頭。

“不管是調派營妓,還是要求西域諸國提供,都要派更多醫者跟隨,防範可能會發生的惡瘡,這很危險,數年之前軍中曾發生過數起惡瘡的事情,你們不會不記得吧?”

棗祗低下頭不說話了。

數年前,魏公國尚未建立的時候,軍中因為衛生措施不到位,幾大營相繼爆發了花柳病病情,前後約有六百多名士兵患病。

更可惡的是,當時居然還有軍中負責人擔心自己被懲處,所以嘗試掩蓋病情。

若不是一名軍法官得知此事,沖破阻礙直接上報,估計這病情能要了所有患病士兵的命。

得知消息之後,華佗領銜軍醫團隊緊急出手,挽回了大多數人的性命,但還是有一百五十多名士兵因為拖延日久而不治身亡。

另外有一百多名士兵因為沒得到及時治療而未能完全治愈,身體有不同程度的損傷,不得不脫離軍隊。

當時還是引起了很大的震動的。

經過調查,確定是軍中專門負責這方面的官員疏忽大意,沒有做好衛生檢查,沒有處理好衛生問題,未能及時上報,甚至還嘗試掩蓋,以至於發生了這樣的事情。

一樁醜聞,讓郭鵬失去了近三百名精心訓練的精兵,讓他極其惱火。

郭鵬大怒之下,問責二十三名軍中負責官員,將他們處死,又將三名協同這些衛生負責人一起掩蓋病情的軍官處死。

之後一並廢除他們家人的軍屬待遇,把他們的家人一起流放到了邊疆,不準返回原籍。

然後,郭鵬加強了軍中的衛生檢查條例,並且意識到營妓的問題所在。

從那時開始,郭鵬才真正開始大範圍推動軍中單身士兵結婚組建家庭的事情,而不是認為有了營妓就可以解決任何問題了。

郭鵬的計劃是逐步提高軍中士兵的成婚率,並且逐漸減少營妓數量,建立起更加規範科學的士兵待遇政策,從而真正解決掉營妓的存在。

這種問題是真實客觀存在的,不能當做沒看到。

大家都是精壯男兒,並不佛系,魏軍軍紀雖然嚴謹,卻也沒到滅絕人倫的地步。

問題必須要直面,不能回避,哪怕為此多付出一些錢財,否則就會引發內部矛盾,這遠比軍隊戰鬥力下滑要可怕的多。

數年間,郭鵬大力推動軍中單身士兵結婚組成家庭的計劃,每年都有專門款項撥付,讓軍隊首腦和地方官府幫忙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