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57章 重設西域都護府(第2/2頁)

左手倒騰到右手,兩只手互相換一換,羊毛出在羊身上,這錢,還是魏帝國的。

西域諸國不僅要把賺來的錢還回魏帝國,將來還得把自己本身的本錢給賠進來。

郭某人做的可都是一本萬利的大生意。

在郭某人看來,朝貢,不過是打開市場的辦法而已。

通過打開他們的市場,讓魏帝國的商品順理成章的進入他們的市場,把持他們的商業,改造他們的生活,重走一遍對付遼東的路子。

搞不好到最後根本就不用怎麽動兵,很輕松的就能把他們全部廢掉,直接吞並。

宋帝國被稱作大慫帝國不是沒有理由的。

對外戰爭百分之七十的戰勝率只是維持國家存在的必要水平,獲勝的基本都是防守反擊,而非戰略進攻。

這並不值得稱贊。

據守城池防守反擊要是都打不贏,那不就是喪師失地亡國滅種了嗎?

宋帝國到最後的確是防禦戰也打不贏了。

以遠超金帝國的正面對戰的軍隊數量一敗塗地,軍事徹底崩盤。

組織戰略進攻並且打贏,這才是國家強盛的標志。

戰略進攻可以提現著一個國家的方方面面,上到皇帝下到市井小民的動員能力,而趙光義往後,北宋就失去了這種動員能力,再也無力組織大規模的舉國性質的戰略進攻。

宋徽宗時代的北上幽燕根本就是個笑話。

從這一點上來看,宋帝國的軍事力量真的很弱。

當然了,雖然宋帝國軍隊戰鬥力的確是不怎麽排的上號,但是除了戰爭總是失利,真要說和平互市時代,他們還真沒怎麽吃虧。

歲幣送出去,他們卻可以通過商貿的手段再賺回來,每年的確給出去不少,可是通過雙方的貿易,宋帝國方面能獲得比遠超歲幣的經濟利益。

從這一點上來說,澶淵之盟並不吃虧。

遼國和西夏的商業實力遠不能和宋相比。

宋帝國繁榮的商品經濟使得宋帝國的銅錢被整個大中華地區廣泛接受,在這些國家,宋的銅錢是通用的。

這樣好的經濟優勢,足以顯示宋的物產和經濟實力是在遼國之上的,也是在西夏之上的。

然而如此之大的經濟優勢,卻沒有被宋帝國的統治者們利用起來和遼國還有西夏打貿易戰。

宋軍雖然打不贏進攻戰,但是至少能打防守戰,因此開打貿易戰的軍事基礎是有的。

用貿易戰的方式讓西夏和遼國陷入經濟恐慌,摧垮它們的經濟,使得他們的戰爭動員能力大大衰弱。

要是這樣的狀況下宋軍都不能取得戰果,那也算是一大奇跡。

要是郭某人執掌大局,一定會利用宋在商業上的優勢,果斷組織國家隊,在他們的市場上興風作浪,掀起經濟恐慌,削弱他們的國家實力。

宋在軍事上不占優勢,自然要從占據優勢的經濟上找突破口,放任那麽好的機會流失,真的和死敵玩和諧共存,玩到最後大家雙雙被養廢了,便宜了金帝國。

面對威脅到自己生死存亡的死敵,當然要想方設法的削弱他,用各種方式毀滅他,而不是和他們玩和諧共存。

雖然西域諸國沒有能力威脅魏帝國,但是為了魏帝國開源的計劃,郭某人也不會和他們真的就和諧共存了。

反正現在大義名分到手,郭某人想做什麽都可以用魏天子的詔令去辦到,要是不聽話……

什麽?不聽話?

揍他!

留在河西走廊的五萬軍隊還有曹仁可不是吃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