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42章 荊州裁軍

毫無疑問,在眼下這個全國範圍內都在缺乏人口的時候,幾十萬青壯年男子回到民間,是對民間人口的一種極大補充。

把他們全部解散到民間,去基層鄉村帶民兵,農忙時務農耕種,農閑時率領壯丁集體操練,鍛煉壯丁的軍事技能。

未來無論是開拓西域還是北伐鮮卑,亦或是南下交州,都需要這些地方上的民兵集合而成的正規軍發揮他們的作用。

郭鵬部分參考了西漢的制度。

他設計在沒有戰爭的時候,全國男子一生都要服兩年兵役,一年在京師,一年在邊疆,都由國家供應飲食和裝備,其余時間都在家鄉過日常生活。

等國家有需要的時候,或是反擊,或是遠征,一聲令下,經過正規軍事訓練的民兵可以快速動員集結成正規軍,國家予以裝備,全部上戰場。

而一直保持編制的正規軍則化身軍官,一人帶起一支小部隊,構成強大的軍隊單位。

如此,在有需要的時候,帝國分分鐘可以拉起一支數十萬人規模的強大軍隊,平時卻不用消耗維持那麽大一支軍隊所需的大量資源。

最重要的,就是對基層的掌控。

郭某人締造的屯田農莊是魏帝國構建軍事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基礎,政府直接掌控的屯田農莊和屯田民們,是一切的根基。

以魏帝國眼下對基層的掌控,這樣的兵役制度的推行是完全可能的,募兵制是一時的需求,兵役制才是長期的。

至於未來,郭鵬對自己死了以後的世界也沒有太多的想法和信心。

死了,也幹預不了,也改變不了。

但是活著的時候,總要做些能做到的事情。

長期維持大量軍隊,搞宋朝那種模式,會讓冗兵現象拖垮國家財政,五十多萬直奔六十萬的軍隊數量在國家全面平定後會成為郭某人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這樣的事情事實上已經在進行之中了。

魏軍士兵之中有受傷導致肢體損壞無法繼續征戰的,或者是家中沒有子女可以照顧父母的,都會按照要求退役。

肢體損壞也是分級別的,肢體嚴重損壞的,嚴重殘疾或者幹脆癱瘓了之類的,失去行動力的那種,自然只能榮養起來,當然,家屬依然享受軍屬待遇,不會削減福利。

能保留基礎行動能力的不一樣。

比如瞎了一只眼,聾了一只耳朵,沒了一只胳膊之類的,這一類人雖然受了傷,但是能保留行動力,還能揮刀能跑能跳這一類的,就會和正常退役的人一起安排到地方工作。

官方的說法是轉為預備役,預備役的意義不是讓你離開軍隊,而是繼續在軍隊系統裏,擁有軍人的身份,家人享受軍屬待遇。

不過你的戰場就在地方基層鄉村,而不在邊疆,你的任務就不是殺敵,而是領導你所在的屯田農莊內的壯丁們操練。

你就在那裏安家立業,然後擔任所在村莊的“教官”,農忙的時候和壯丁們一起從事農業,農閑的時候就負責帶領壯丁們操練軍事技能。

訓練他們使用刀,使用長矛,練習軍陣,練習弓弩的使用,熟悉軍隊的旗號,號角聲,完全是在把魏軍的基礎技能傳授給這些壯丁。

這樣一來,等不久後的將來推行兵役制度的時候,就不會那麽突兀。

長期保持大規模常備軍實在是很困難,郭某人自己都很難支撐這樣的局面。

但是大規模且強悍的武力又是維持帝國的必須,在二者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並不容易,西漢模式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這一試點首先是在青州開始進行的,這裏是郭鵬的起家之地。

該政策起到良好的效果並且給了現役軍隊的士兵們以無比的信心之後,就開始往兗州推行,然後擴展到了豫州,和冀州。

眼下沒有那麽多退役的士兵可以安排下去,所以沒有在國家政策層面上確定這一制度,之後上了規模,這個制度是要完全確立下來的。

這將進一步增強郭鵬對地方基層的掌控力度,進一步擴張郭某人的權力。

郭某人需要更多更多的權力,需要足以收拾那幫家夥的權力。

現在還不夠多,還不夠強!

有了在這四個州的成功試點,郭鵬就放心的在荊州進行了第一波上規模的裁軍。

有了之前的經驗,這一波荊州的裁軍還是挺成功的,江夏郡和荊南四郡有大量荒廢且肥沃的土地,正好適合這三萬多精壯男子去開發。

郭鵬派遣參謀部和民政部官員進入荊州,協助辦理。

民政部主要負責指導監督當地政府進行授田,然後組織耕牛、農具、種子還有房屋給士兵們,幫助他們在地方成家立業。

這幫官員還做了一回集體月老,在軍隊裏搞了一次大規模相親,把因為戰亂流離失所的孤女們都給安排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