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39章 曹休兵進柳中城(第2/2頁)

這個時候,朝中有官員建議郭鵬不要那麽快就開始經營西域。

他們認為眼下魏帝國南疆和東北皆有戰事,若西北再起爭端,恐國力損耗太過,不利於國家發展。

財政部尚書王粲、外交部尚書辛毗和兵部尚書董昭都持這樣的反對意見。

郭鵬下詔尚書台表明自己的態度。

“柳中城為前漢戊己校尉據守城池,乃是漢土,魏代漢為正統,漢土即為魏土,柳中城乃為魏土,朕派兵據之,何錯之有?西域諸國憑何擅起刀兵以抗王師?”

皇帝的意志既然無法動搖,那麽他們也沒有辦法,拿出國庫數據交給皇帝看,皇帝則表示自己會發一些內庫銀錢給前線士卒以為軍用。

好嘛,你有錢,咱們拿你沒辦法。

又有兵又有錢,等於軍隊完全不受朝廷的鉗制,只聽皇帝一人的號令,皇帝完全可以繞過朝廷下令軍隊行動,根本不需要有通過參謀台發布命令這一項。

這一項,只是皇帝自己為了確立制度而做的,皇帝遵守的是自己願意遵守的,實際上大家都該明白這本來就是皇帝一言以決的事情,不是嗎?

所以,軍隊的行動已經不需要官員們做出任何的看法了。

只是在程序上,大家還要提出一些意見,以此表示皇帝“虛心納諫”,而不是乾綱獨斷,對群臣的意見不屑一顧。

七月中旬,郭鵬的命令送達敦煌郡,征西將軍曹仁領受命令。

曹仁得到了命令之後,立刻下令驍將曹休率領騎兵一千,配向導、雙馬和足夠的淡水、肉幹,兵出玉門關,前往柳中城視察,重新占據,並且匯報最新情況。

根據需要,曹仁會建立一條從玉門關到柳中城的穩定路線,使柳中城變成魏帝國重新進入西域的觸角。

曹休領命之後立刻整頓了一千精銳騎兵,率領這支軍隊離開了玉門關,跟著向導往柳中城的方向前進。

曹仁則留在敦煌郡統領軍隊,然後給毛玠寫信,希望毛玠可以安排物資人手幫忙,他想把玉門關和陽關重新修繕一下。

太久不用不修繕,陽關和玉門關都有些破敗了,這可不好。

國門豈能破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