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22章 合適的總辦人選(第2/2頁)

思來想去,郭某人意識到,這樣篩選下來,基本上人選就固定在了少數的幾個人身上。

最合適的,莫過於郭嘉。

參謀台仆射,是參謀出身,熟讀兵法,有很好的軍事水準。

長期代表郭鵬持節督軍,有臨陣指揮經驗,算半個軍人,在軍隊中有一定的聲望。

姓郭,是皇族。

放蕩不羈,私人生活受到士人們的廣泛批評。

從小被郭鵬帶在身邊指導,值得信任。

好了,人選確定。

就是郭奉孝。

郭鵬立刻讓內閣寫詔令,著參謀台將這個消息送到蜀中,安排郭嘉把蜀中的局面安排好之後就回來。

蜀中有滿寵和樂進坐鎮,郭鵬並不擔心會發生什麽不好的事情。

要說軍事謀略的話,郭鵬記得那個在之前的戰鬥裏嶄露頭角的新人法正還在蜀中,所以,他不擔心郭嘉離開之後蜀中局面就會急轉直下。

郭鵬給法正在參謀體系裏升了官,給了一定的地位讓他輔佐樂進討伐蜀中蠻夷。

郭嘉還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

幫助郭鵬建立並且管理好首陽山講武堂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很快,在郭鵬的強制要求下,首陽山講武堂正式成為了國家機構,地位如同太學一般,是軍人們的最高學府。

這一事實被官方認定,成為了郭魏帝國官方的一致口徑,並且頒布天下,不復更改。

官員們的反對意見被強行壓制。

且出於對之前那件事情的擔憂,勉強保住了禮部尚書權位的崔琰帶頭支持郭鵬的意見,並且反駁了董昭的看法,引起了朝野的廣泛關注。

有人就此嘲諷崔琰首鼠兩端,和他一貫以來的作風完全不一致,不是真正的士人。

崔琰的威望一落千丈,現在除了職權,等與之前積累的東西都沒了。

但是不要緊,他因此得到了郭鵬的“看重”,郭鵬親自下詔表揚了崔琰,站在崔琰身後支持崔琰,賞賜給了崔琰不少東西,還恢復了他二百戶的食邑,以示嘉獎。

不知道崔琰得知這件事情的時候是大笑還是苦笑。

反正,崔琰成功過關,得到了皇帝的原諒。

今後,清河崔氏顯然還能繼續在朝中立足,不至於落得潁川荀氏和潁川陳氏的下場。

可喜可賀,可喜可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