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73章 郭某人的政策重點永遠都是農村(第2/2頁)

而跟在於禁的身後,冀州刺史韓浩和幽州刺史鮮於輔還會調動本地的一些基層官吏幹部,順著海路,跟隨魏軍進軍的步伐,將魏軍打下來的土地鞏固,統治,吞吃進肚子裏,緩緩消化。

尤其是農村,必須要派遣基層村長、鄉長進入鄉野之間,把農村建設起來,把基層組織建設起來。

郭某人很明確,魏帝國打政策重點永遠都是農村,針對的是農村,絕不是那些大規模的歷史名城。

魏帝國毫無意外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農業國。

雖然他的手工業發達,商業發達,軍事強盛,但它依然是一個農業國,一個重農抑商講究小農經濟的農業國。

中華帝國從始至終都是個農業國。

農業國和現代工業國不一樣,國力精華是分散的,不是統一的,小農經濟的確弱小落後,但是它有一個優點,就是沒有要害可抓。

和現代工業國不一樣,幾個大城市提供了極大的GDP數據,一旦大城市遭到毀滅或者進入緊急狀態,對國家的運轉就將產生極大的影響。

而農業國就不一樣。

占據幾個大城市或者交通樞紐,甚至占據所有的大城市,控制周邊的交通要道,對於這個農業國家來說是沒有意義的,並不能滅亡它。

因為它的絕大部分生產資料都散布在農村,不在大城市,最大的有產階級是土地主,而不是資本家。

大城市是靠農村提供的各種產物支撐起來的,並且以大城市為中心,發展小規模商業,實際上基礎在於廣大且分散的農村。

古代皇權衰弱的原因和國家覆亡的原因也就在此。

政府組織基本上止步於縣,認為只要占據了縣城就算是統治了整個縣域,事實上縣城非但不能統治縣域,還要受到縣域的支配。

若要發展一個農業國,動員一個農業國,治理好一個農業國,就非要把政權觸角深入基層不可,單單占領一個縣城是沒有意義的。

而在征服戰爭之中,郭某人遇到的對手全部都是這樣的。

袁紹,袁術,呂布,李傕郭汜,劉表,劉璋,還有孫策。

他們的政府往往只在縣城,縣城往下就是宗族豪強自治,郭某人只需要拿下縣城就能摧毀對方的政府組織,結束對方對這一地區的統治,轉而確立自己的統治。

但是這就是真正的占領了嗎?

並非如此,這個國家的要害不在縣城,而在縣城周邊的鄉村地帶。

所以除了占據縣城之外,郭鵬往往會要求魏軍深入鄉村,找借口殺死當地的土豪宗帥,瓦解當地原有的社會組織,再用魏國的鄉村制度取而代之,掌握農村。

只要農村在手,生產資料在手,那些精英士人、豪強聚居的大城市就翻不了天,郭鵬就有改天換地的底牌。

他不斷的用戰爭和軍隊為他自己爭取到更多的生產資料,爭取到更多的農村,用他的權力和威望在地方上巧取豪奪,用他所掌握的農村在地方上包圍豪強們的莊園,包圍士人們的大都市。

在一個農業國度內改天換地的要義,就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