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79章 這一切僅僅只是一個開始(第2/3頁)

在中央以趙雲為主,在西北以曹仁為主,在東南以張遼為主,在東北以於禁為主,尚未平定的西南則以樂進為主。

改變了原先這個將軍那個將軍的局勢,完全按照戰區劃分和實際需要進行分配,明確各方面的職責和目標,給大家一個清晰的定位,不會有什麽職責不明確的問題出現。

郭鵬創立了一個軍銜軍職分開的全新體制,讓官員們感到耳目一新的同時,也有了更加明確的認知。

這套體制清晰,明確,軍銜和軍職分開,沒有職位不代表沒有地位,新確立的戰時和閑時之間明確的劃分也很有些意思。

當然,除了軍銜和軍職之外,也有爵位賞賜,公侯伯子男十五档爵位,該封的一個也不會落下。

軍銜和軍職制度發生了變革,但是與之相對的,地方魏軍的固有體制並沒有大的變動,依然是以往的那樣,分為營兵和守備兵兩大類。

營兵主要負責出征大戰,守備兵主要負責保境安民,營兵和守備兵之間輪流互換職責,不會固定在一個身份上,也不會固定在一個地方駐守。

事實上所有魏軍士兵的身份都是不固定的,所以就算有了禁衛軍的編制,禁衛軍還是隸屬於營兵範疇。

禁軍因為特殊性,雖然大體上不變,但是優秀士兵還是可以獲得成為禁軍的機會,禁軍本身也會承擔相當的戰鬥責任,會有損傷,隨時需要補。

郭鵬在稱帝之前有三個軍事大營,關中大營,陳留大營和東海大營,分別交給曹仁、樂進和於禁。

他本身所在的地方就是第四個大營,中央大營,而中央大營就是禁衛軍的別稱。

攻取江東之後,郭鵬下令把東海大營向南遷移到丹陽郡,改稱江東大營,分兵駐防江東各郡,震懾江東,由張遼負責統領,張遼也多了一個江東大營都督的身份。

原九江守備兵和廣陵守備兵都被納入了江東大營的範疇之內,然後又分到了江東的其他幾個郡之中,分別駐防。

其他兩個大營沒什麽變動,也就是郭鵬開始考慮在薊縣設立一個新的大營,交給於禁去練兵、統領,以備將來掃蕩草原的重要軍事行動。

雖然消滅了南匈奴,掃蕩了一圈邊境附近的鮮卑人,但是鮮卑人還是廣泛的存在於大草原之上,這些年張飛不斷的戰績就是明證。

將來還要發起一次打擊,河北大營的設立勢在必行。

話雖如此,輪換駐防的基本規則也不會改變,各地的守備兵和營兵隨時都會輪換駐防到洛陽附近,算在衛軍的序列之中,而衛軍也會輪換到大營或者地方守備軍之中。

這個制度一直都在很好的運行之中,而隨著交通網絡的越發完善,這個制度只會運行的更好。

而在更深層次的考慮之中,郭鵬這樣做,不僅將三公級別的文官排除掉了,還把三公級別的武將排除掉了。

三公可以開府,大將軍、驃騎將軍和車騎將軍、衛將軍一樣有開府的資格。

現在郭鵬直接把這些職位變成了軍銜,直接把三公級別的高等武將可能開府的未來變成了不可能。

而大量軍隊中重要軍職的非常置也會將這些重號將軍們開府的可能性扼殺,杜絕他們在軍隊裏發展勢力的可能,進一步增強郭鵬對軍隊的掌控。

而唯一例外的常置將軍廣泛存在的中央軍,郭鵬也做了大量限制,比如軍隊輪換制,兵符調兵制,臨淄營監控制等等。

確保這些重要職位掌握在自己人手裏,這還不算,還要深入到每一個士兵真正的擁有軍心。

這是郭某人建軍思想的核心,也是魏軍從建軍開始就秉持的一貫理念。

開國分封到這裏就告一段落了,但是開國大典上所宣布的只是一個開始,郭鵬的中央集權計劃還沒有到此結束。

外朝的事情解決了,他還要著手處理內朝的事情。

只是說延德元年正月初一的開國大典結束了。

該得到賞賜的都得到了賞賜,沒有立下功勞的也得到了錢和其他財貨的賞賜。

全體登記在冊的屯田民們得到了削減兩個月賦稅的優待,作為新朝開國之禮,向天下人贈送的禮物。

漢帝國的存在徹底結束了,魏帝國誕生在了這片神州大地之上。

在洛陽城中,縱橫天下十八年的梟雄郭鵬,終於登上了帝位。

登上了他夢寐以求的帝位。

這一刻,仿佛全天下的官吏軍人和黎庶都在為他歡呼,為他鼓掌,為他所做的一切感到欣喜。

大家都在祝福新帝國的誕生,向往著美好的未來。

可是,坐在帝位上的郭鵬卻早已從激動之中掙脫出來,他知道,眼前的這一切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無論是外部的敵人,還是內部的敵人,都還沒有解決掉,他要面對的問題,還有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