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78章 第六份詔書(第2/2頁)

然後他創立了軍銜體制和軍職體制。

在他創立的規矩之中,軍銜高低,代表的是一個軍人的功勞高低以及該得到的待遇,而軍職高低,則是一個軍人的指揮地位高低,是戰時序列。

軍銜常置,擁有了就是擁有了,且可以多人同時擁有一個,不唯一。

而軍職有的常置有的不常置,不常置的只有在需要的時候才會派遣,一職一人,職務結束了就撤銷,或改換其他常置職位。

軍銜從高到低為十等,一等大將軍,二等驃騎將軍,三等車騎將軍,四等衛將軍,五等鎮國將軍,六等鎮遠將軍,七等明威校尉,八等宣威校尉,九等宣武都尉,十等武德都尉。

軍職中,中央軍序列的軍職都是常置的,禁軍將軍兩個、衛軍將軍一個和衛軍前後左右四個將軍,一共七個職位。

地方軍隊裏也有常置和不常置。

常置的就是郭鵬新創立的原地方守備、現在的地方守備軍指揮使,還有軍隊序列裏的校尉、都尉之類的軍職,一般來說地方守備軍指揮使就是地方常置軍職裏的最高階了。

剩下的都是不常置的。

比如四征四鎮四平四安等多個將軍號,這些都是不常置的,有需要的時候才會安置。

其中郭鵬還規定,四征將軍和四鎮將軍地位相當,但不同時置,主要看實際需求,他們都是一方軍隊的主帥,在軍隊需要出征的時候,則給主帥上四征或者四鎮將軍的職位,事罷即撤。

而四平將軍和四安將軍位置相同,都是四征或四鎮將軍的輔佐,左右手,戰時可以同時置,職權一樣,地位一樣,也是事罷即撤。

這套規矩可以說是徹底改變了秦漢以來的軍事體制。

曹仁等人最開始知道的時候也很驚訝,不過這是郭鵬的決定,他們沒有反對,而且他們也對那個軍銜很感興趣。

雖然他們也不知道郭鵬具體要怎麽封,不知道他們會得到什麽樣的封賞。

所以他們依然保持著期待。

很想知道郭鵬是如何安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