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48章 我不再是那顆任人擺弄的棋子了(第2/2頁)

就好比對於並州一樣。

郭鵬打敗袁紹的時候,並州並沒有刺史,連郡守縣令都大批量的缺乏,很多地方處在無政府狀態下,宗族自保。

南匈奴、黃巾軍和宗族勢力在並州如犬牙交錯一般,但是其中最強大的毫無疑問是南匈奴,沿著黃河流域分布的很多郡縣已經完全被南匈奴控制。

郭鵬任命張燕擔任上黨太守,也是將目前漢人勢力占優勢的唯一一郡交給了張燕。

因為郭鵬此時的確沒有多余的能力占據並州,兵力也並不充裕,所以直接用舊黃巾軍的勢力代表自己的存在。

這算是一個過渡性的舉措。

但是縱使如此,也不能放任自己的戰利品就此荒廢掉,於是郭鵬任命張燕做上黨太守的同時,又表奏自己的好基友臧洪調職擔任並州刺史、匈奴中郎將。

臧洪曾經跟著郭鵬在邊境作戰數年,明白邊境的嚴峻形勢,所以郭鵬將並州刺史這個暫時只能管束一郡之地的職位交給了臧洪,又調兵五千交給臧洪統領,讓臧洪盯著一點張燕,也不要讓張燕太過於放飛自我。

在此之後,郭鵬就要動手彌補自己的短板了,他要擴軍。

在青兗二州保持了七萬戰兵的規模之後,這一次發現軍隊的確是不夠用了,擴軍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於是在治理冀州的同時,擴軍也同時開始了。

袁紹留下來的軍隊被郭鵬精挑細選了三萬人充實到軍隊裏面,然後又在魏郡和钜鹿郡設立了兩個募兵大營,招募冀州和幽州、並州的壯士來大營之中參軍,待遇從優。

已經形成規模的練兵大營模式被復制到了冀州練兵大營,冀州的兩個練兵大營開始接受新兵,並且開始了日常訓練。

郭鵬計劃在河北三州招募十萬軍隊做戰兵,以冀州的人口數量,這個數字是絕對可以達成的,眼下已經有了三萬,只要再招募七萬就可以了。

在青兗二州,郭鵬的兵員實際上是有十萬左右的,但是出動軍隊北伐的時候,只能動用五萬。

河北三州若要招募到十萬之數,估計可以動用的機動兵力也就五萬上下。

湊出將近十萬人的機動兵力,足以應付各種情況下的討伐作戰需要了。

在軍閥混戰的這種菜雞互啄的程度上,十萬精銳之師足以在戰爭層面上平推一切敵人。

政治層面上,一百萬軍隊差不多可以彌補郭鵬和四世三公之間的政治實力的差距。

擴軍到一百萬,是現在這人口不足五千萬的大漢帝國難以承受之重,郭某人只要腦子不壞掉,還是會走精兵路線的。

冀州擴軍計劃就此開始,郭鵬將大量的青兗二州積蓄的錢糧往冀州運輸,用以建設一個全新的冀州,並以此為基礎和進兵基地,進而真正的控制幽州和並州。

整個郭鵬集團的勢力急速的膨脹起來,快速的成長起來,每一個人都仿佛跨越了成長的瓶頸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