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2章 政治不正確的袁紹

陳宮,這是個靠一張嘴成就了曹操兗州之主身份的人。

可是卻又在之後,一手操作,幾乎葬送了曹操的事業。

對曹操而言,幾乎就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了。

若沒有陳宮為曹操遊說鮑信,曹操則不能成為兗州之主。

而陳宮卻又在後來背叛了曹操,轉投呂布,追隨呂布一直征戰到被處死,都不願回到曹操的麾下。

其中自然少不得被郭鵬任命為任城國相的邊讓的功勞。

正是因為邊讓的嘴不饒人,惹怒了曹操,曹操憤而誅殺邊讓還有他的一些朋友,而這群人之中,就有幾人也是陳宮的朋友。

名士交際圈是個圈子,名士不多,就那麽些人,這個圈子很小,隨便磕磕碰碰都能牽連到一些了不得的人物。

你殺了名士圈子裏的人,就是和名士做對,和士族做對,和擁有政治地位、生產資料和大量人口的莊園經濟實體做對。

他們是構成地方勢力的主要組成部分,可以說,他們就是兗州。

黃巾軍可以這樣做,因為他們就是反賊,沒有道德包袱,而曹操也這樣做,下場可想而知。

頂著名士光環的郭鵬則不存在曹操那樣的問題。

同屬名士圈子,大家各自都有各自的覺悟,圈子外的人隨便罵,圈子裏的人要是互懟,那就不一樣了,回轉的余地還是有的。

這就是出身和師承關系帶來的人生差距。

人生處處有差距,人和人就不能比,一旦比起來,那就吃檸檬吃到沒完沒了。

郭鵬邀請陳宮加入自己的左將軍幕府,陳宮欣然接受郭鵬的邀請,進入左將軍府為郭鵬出謀劃策。

很顯然,陳宮乃至整個兗州士人團體的具體政治傾向都是偏向於保守的,也就是擁漢傾向。

他們並不期待亂世,並不向往亂世,渴望和平安定的生活,尤其是在遭遇到了黃巾之亂以後,更是如此。

兗州本地的士人們因為郭鵬能保護兗州,所以尊崇他的權力,更因為他在之前的討董之戰中表現出了擁漢的政治立場,所以擁護他的統治。

相對的,兗州士人討厭袁紹,因為袁紹至今為止都不承認漢獻帝的正統。

袁紹至今為止依然不奉漢獻帝為皇帝。

他一直都表示漢獻帝是董卓冊立的皇帝,與他作為大將軍何進舊部所擁立的皇帝不一樣,他就是為此而反對董卓的。

即使現在劉協已經被天下大部分人認同為正統漢帝,袁紹極其麾下卻依然不認同。

袁紹是想方設法在自己的轄地內尋找可以冊封為皇帝的劉氏子孫,對抗長安朝廷。

這樣的政治立場是袁紹和兗州,乃至和袁術產生劇烈沖突的原因,因為郭鵬承認漢獻帝的統治,袁術也在表面上承認漢獻帝的統治。

郭鵬不僅擁漢,而且還和袁紹有仇,絕對不會認同袁紹的戰略思想,還很願意建設兗州,維護兗州的和平安定,簡直是理想的統治者。

兗州士人因此十分擁護郭鵬。

郭鵬感受到了兗州士人整體的保守政治氛圍,於是不提起征戰的事情,而是做出了埋頭建設的做法,推行屯田制度,興修水利,新建糧倉,修築道路,一副建設者的姿態。

而作為被他引入幕府的充當戰略規劃職責的兗州本地士人陳宮,顯然也體現出了這種保守的政治傾向。

陳宮建議,暫時不要對外動兵,不管是長安還是冀州,都不要動兵。

長安還在內亂,讓他們內亂好了,北邊袁紹在和公孫瓚對峙,讓他們對峙好了。

現在讓他們互相消耗實力,等真正的機遇出現了,郭鵬就可以獲得最大的利益了。

而眼下最重要的,是安定地方,是生產和建設。

這一點郭鵬並不否認,他的確也是這樣做的,要儲存糧食,要擴編軍隊,要增強實力。

不過陳宮還體現出了作為一名有著優秀戰略規劃能力的軍事人才所應該體現出來的眼光。

陳宮雖然建議郭鵬暫時休養生息,但是他同時也建議郭鵬,要特別注意袁紹。

在袁紹於河北立足未穩之時,就要想著進攻河北覆滅袁紹了。

袁紹的政治立場太不正確,這一點有謀反的嫌疑。

不能讓袁紹在河北站穩腳跟,不能讓袁紹發展壯大,否則袁紹從河北往河南進攻是俯沖,郭鵬對抗是仰望,地勢上就有區別。

“兵法雲居高臨下勢如破竹,袁紹若得河北,以冀州之戶口,幽並二州之剽悍馬隊,居高臨下虎視河南,對明公而言是非常不利的事情。

現公孫瓚與袁紹敵對,袁紹處於被南北夾擊的狀態,明公若能舉兵北伐,與公孫瓚呼應,則袁紹必然覆亡,這是明公的大好機遇,願明公把握。”

郭鵬聽後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