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2章 長水司馬郭子鳳(第2/2頁)

出兵之前,軍隊整備需要時間,趁著這段時間,郭鵬回了一趟家,和曹蘭說明了此事。

曹蘭的小臉頓時就白了,立刻上前抱住了郭鵬,什麽話也不說,就是流淚,叫郭鵬心裏十分難受,但是,他必須要上這個戰場。

多年的謀劃和積累,將在這場戰爭之中開花結果,只要他能活下來,就能得到一筆真正的政治資本,這資本太重要了,他在雒陽深耕八年所積攢的東西能否變現,就看這一戰。

“等我回來。”

郭鵬只留給了曹蘭四個字,便讓曹蘭帶著小郭瑾住到曹嵩府上,拜托曹嵩和曹操照顧母子兩個。

曹嵩緊握著郭鵬的手,叮囑他一定要安全回來,曹操沒有別的話,還是鼓勵郭鵬,說男兒就要馳騁疆場報國,一有機會,他也一定要上戰場。

他會有機會的。

郭鵬點了點頭,便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整備軍隊的活計之中。

早年在老兵頭那邊,郭鵬了解了這個時代基層士兵的普遍觀念,跟在盧植身邊,郭鵬又學到了將軍禦下之術。

一般來說,在這個時代,將軍所能直接指揮的軍隊的最大人數只到五千,五千以上的士兵就不是一名將軍可以妥善指揮的了的。

信息傳達會成為極大的問題,從而導致無法正常作戰。

而且一般指揮能力不強的將軍也指揮不了五千人的軍隊,只有指揮能力最強的將軍才能一力承擔五千人的指揮任務,而在此之上,必然分兵置將。

那個時候就是統帥的職責了,統帥不直接指揮士兵,而指揮武將,傳達指令給武將,武將把指令傳達給基層軍官和士兵,軍隊按照指令行動。

其中需要號角、戰鼓、軍旗等等傳令工具的協同配合,更需要明白統帥指令的武將和訓練有素的士兵的執行。

訓練一支聽話的部隊是很不容易的,需要很多時間,將軍要和士兵之前達成最基礎的磨合,否則兵不識將,將不知兵,指揮就是難題。

自然的,人數越少,訓練配合也就越容易,初次上戰場的將軍指揮幾百人了不得了。

盧植就認為郭鵬最多只能帶領五百人歷練一下,再多就要出問題。

這支長水騎兵正好也就五百一十七人,恰好是初出茅廬的郭鵬的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