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2章 出發去雒陽(第2/2頁)

沒有束發加冠沒有表字的士族子弟是不應該去參加社交的,不能喝酒,人家也不會帶你去玩。

加冠前這三年,郭鵬需要認真努力的讀書,在太學裏盡量多學一些東西。

郭單相信以郭鵬的天資一定可以學到很多東西,至少比太學裏那幫酒囊飯袋要強得多。

這個消息送到之後,郭鵬很快也就要出發了,前後不過半個月的準備時間。

郭鵬出發當天,曹氏派了三十名護衛,加上馬車三輛,大包小包給郭鵬打包了不知道多少東西。

郭鵬感覺自己不是要去太學求學,而是要搬家。

曹胤做代表,囑咐郭鵬囑咐的那些東西比郭單囑咐的還要多還要細,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才是自己的親爹,郭單反而不是了。

曹胤說完一堆話,一群曹氏和夏侯氏的小夥伴湊過來向郭鵬送上臨別寄語。

“大兄,之後若是有需要的地方,盡管來信,你一來信,我立刻就趕到雒陽去,你要是在雒陽被誰欺負了,我立刻帶著全家人去給你撐腰!”

曹仁滿臉的兇悍,握緊了拳頭,向郭鵬宣示自己的義氣。

“給你撐腰!!”

曹純還是典型的跟屁蟲一只,就知道重復曹仁的話。

“大兄,我也會來幫你的!”

曹洪和曹德也跟著表態,這個時候仿佛只要表態就夠了。

夏侯淵更絕,掏出一把刀就說『小乙你放心,誰敢給你難堪,我就一刀下去,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出了事,我頂著!你放心!』

滿臉的好勇鬥狠,一副不把人命放在眼裏的模樣,卻是這個時代的常態。

一言不合就殺人的『豪俠』橫行的漢朝,人命仿佛真的不算什麽,從西漢到東漢,一貫如此。

夏侯惇十四歲就因為旁人侮辱自己的老師而殺人。

關羽因為在河東的家鄉殺人而被迫潛逃幽州,結果才有機會認識劉備。

徐庶為了幫朋友報仇而殺人,出獄之後才改過自新開始求學……

翻開東漢末年到三國的這段歷史,那些名聲很大甚至很好的人們,仿佛都在殺人。

死了就死了,殺了就殺了,為了朋友殺人,為了義氣殺人,甚至為了殺人的朋友頂罪,然後還會有別的朋友幫忙。

行走江湖仿佛全靠義氣,眼中沒有法律,沒有規矩。

可能是講究大復仇的時代並未過去太久,豪俠橫行的時代還在人們的記憶中留存,這個時候的社會風氣就是如此。

在殺人者眼裏,殺人仿佛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為義氣而殺人幾乎成了政治正確。

現代人是無法想象那個時候的人們對殺人的態度。

殺人可以有千萬種理由,根本也不考慮後果,法律的執行也很成問題,殺人犯的潛逃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而且往往就不了了之。

在這樣的環境之下,郭鵬自幼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之下,不僅習武,也感染了些許好勇鬥狠的習性。

郭鵬不僅身懷武藝,也敢於和旁人爭鬥,善用刀和矛,在曹家夏侯家小字輩裏的威望也不僅僅是靠著腳踹許邵屁股掙來的。

那的確是部分原因,但是小的時候,郭鵬經常帶曹氏和夏侯氏的宗族子弟和其他一些宗族子弟之間打群架所建立起來的東西也不是完全沒有作用。

而為了名譽和旁人刀兵相見,不拼個死活出來就不罷休,在這個時代也不是什麽奇怪的事情。

和一群小夥伴做了最後的告別,商定等郭鵬到了雒陽之後要寫書信回來向他們講述一些有趣的事情,還要買一些新鮮玩意兒寄回來給他們,然後大家便依依惜別。

小夥伴們因為不舍得郭鵬就此離去,相送數裏地,比郭單送的還要遠,等都看不到譙縣縣城了,在郭鵬的勸說之下,他們才悵然若失的折返回家。

他們回返之後,郭鵬帶著金木水火土五個親衛還有三十名曹氏的護衛才算真正踏上了前進之路,不過沒走幾步路,又停下來了。

一輛裝點頗為華麗的馬車停在前邊的路邊上,一名老仆緩緩走了過來。

這是曹家的一名老仆,郭鵬認得。

“大郎,還請稍稍留步,有人想要見您。”

老仆給郭鵬遞了一個十分曖昧的眼色,郭鵬稍一皺眉,立刻明白了這個眼色是個什麽意思。

“你們先往前慢慢地走,我馬上就會趕上來。”

郭鵬對自己的隨從們這樣說道,隨從們立刻照做,一行人緩緩向前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