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8章 悲慘世界(第2/2頁)

郭鵬拿著竹簡教他們認字的時候,他們盯著那卷竹簡就像是在看什麽神明一樣。

郭鵬不覺得奇怪,在這個教育屬於特權的時代,平民百姓一輩子見不到一本『書』是很正常的事情。

當然,作為隨侍,他們認字是郭鵬對他們的特殊待遇,而習武就是必修課。

他們是郭家的奴仆,等於是郭鵬的私人部曲,從被買下的那一刻起,他們的一生只為了郭鵬而活著,他們的必要職責就是在需要他們犧牲自己保全郭鵬的時候,就這樣去做。

因為郭鵬自己的請求,靠著郭單的關系,郭鵬得到了跟著曹氏和夏侯氏的專屬武師練習武藝的資格,跟著曹仁夏侯淵他們一起練習武藝。

曹氏夏侯氏在文化上自然是沒眼看的,郭鵬是跟著郭單學習經文的,但是武略方面,曹氏和夏侯氏的私家武師還是比較不錯的。

這個武師年齡比較大,據說是在涼州參加過討伐羌人叛亂之後的老兵頭,還做過屯長。

被曹氏尋覓來給曹家夏侯家的子弟做家族武師,不僅傳授武藝,還傳授戰場上的一些本領和帶兵的基礎知識。

郭鵬有了這樣的機會,便請求曹氏讓自己的五個跟班小弟也一起來學本領。

曹氏自然不會反對,於是郭鵬便帶著金木水火土五人一起學習武藝和戰陣之術。

不得不說,有些東西寫在書上,這些大字不識一個的老兵頭們的確沒見過,見了也不認識,但是他們知道該怎麽做。

這是最樸素的經驗積累,用命換來的經驗,顯得彌足珍貴。

所以對這個老兵頭子,郭鵬相當尊敬,言辭之中也沒有任何瞧不起他的意思,這讓老兵頭子很感激郭鵬。

老兵頭子經常給郭鵬開小灶,把一些他『不輕易對外傳授』的戰場保命之術也教給了郭鵬,郭鵬也沒有半點看不起他的意思。

上了戰場能活著下來本就是本事,能在軍隊裏摸爬滾打幾十年還能全身而退的,更是了不得的本事,這種本事一般人可真的學不到。

兵書,郭鵬問曹仁和夏侯淵借來看過,本事,也要實實在在的學,有些本事是可以和兵書裏的某些章節對應起來的,而有些,則是背道而馳的。

於是郭鵬又理解了死讀書到底是個什麽意思,紙上談兵又是個什麽意思。

上了戰場,兵的確只是軍隊的這個大整體的一份子,但是兵到底不是機器,而是活生生的血肉之軀。

除了能被訓練成鐵人的極少數的鋼鐵之師,大部分軍隊都只是烏合之眾而已。

如何駕馭貪生怕死很容易就望風而逃的烏合之眾,其實也是一種本領。

從這個老兵頭子身上,郭鵬洞悉了這個時代基層大頭兵的心理狀態和所思所想。

沒有家國情懷,沒有理想信念,所為的無非是吃飽飯,穿暖衣,有點可憐的軍餉可以拿,還有就是仔細琢磨怎麽能在下一場戰鬥中活下來,並且搶掠到更多的財物。

真真正正的烏合之眾。

保家衛國?

不存在的。

字都不認識,飯都吃不飽,哪來的家國情懷?

毫無疑問,郭鵬以後若是想好好的活著,十有八九會去接觸到這些烏合之眾。

而在和老兵頭子接觸的過程中,也聽他講述了一些發生在他身上的悲慘故事。

十五六歲時,小小年紀就被招募去涼州討伐羌人,東漢帝國和羌人之間的戰爭延續了百年,他參與了整整三十五年。

期間,他經歷無數生死局面,認識的人死了又死,剛才還在一起吃飯的戰友,過一會兒就被羌人的流矢插在腦門兒上沒生息的死了,再也沒爬起來。

他並不是不再怕,而是早已麻木,沒了感覺。

但是最讓他覺得難以接受的事情,就是他離開家裏的時候,家人尚且健在,當他終於擺脫兵役得以回家的時候,家鄉已經因為戰爭而荒蕪。

他遍尋家鄉,只有幾戶人家還在,一位僥幸苟活的鄉人告訴他,他家裏的人全都餓死了。

談到這裏,生死看淡的老兵頭子每每泣不成聲,撕心裂肺的樣子讓郭鵬也覺得痛苦。

可是除了嘆息,郭鵬也知道自己什麽都做不到。

草民,就是命賤如草,從來不在那些大人物的眼中。

老兵頭子至少自己還活著,但是在即將到來的悲慘亂世裏,能有多少人繼續活著呢?